- Title: 華埠雕塑設計各有捧場客 公眾本周末最後機會評分
- Date: Wednesday, March 22, 2000
- Synopsis: 【本報記者崔源明報道】正於中華文化中心文物館展出的華埠奇化街三角休憩地雕塑比賽入圍作品,似有兩派觀眾在暗中較勁,為自己推崇的作品造勢,由於展出至本月二十五日,公眾仍可在限期前親睹作品模型及寫上意見供評判參考,評判團將在下月十九日公布賽果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本報記者崔源明報道】正於中華文化中心文物館展出的華埠奇化街三角休憩地雕塑比賽入圍作品,似有兩派觀眾在暗中較勁,為自己推崇的作品造勢,由於展出至本月二十五日,公眾仍可在限期前親睹作品模型及寫上意見供評判參考,評判團將在下月十九日公布賽果。
由於作品將長期矗立華埠三角花園,對本地市民及遊客均有不同層面的影響。綜觀觀眾評語,五項最後入圍作品中,有兩項風格截然不同的作品,均有不同擁戴者。
評判團中一名成員王健教授說,評選會是一次艱難的抉擇。不過他補充,如果票數太接近,評判總會找到彼此認同的角度。
他又說,評判在考慮作品時,有一定的指引,會就作品的社會、文化及受公眾讚賞角度入手。
首項作品為Connie Sabo 的「加華先鋒通道」(Canadian Chinese Pioneers Gateway)︱︱由三座以雙軌鋼環組成的月拱門,建於古錢圖案的地台上,象徵著過去、現在與未來。
第二項是Nancy Chew 與Jacqueline Metz 設計的「變與轉」︱︱以十四個兩組紅杉木鑲銅鎧甲的印台組成平衡夾道,寫上中英文華裔先賢的回憶片段,象徵華人對身分、文化的認知。
第三項作品Doris Cheung 及Paul Joseph 的Three Water Pillars︱︱以三支基座石柱及三塊石方組成方圓對峙的作品,其中刻上中國姓氏,以流水由石柱及石方流出,象徵團結統一及源遠流長。
第四個作品為Randy and Berenicci作品Light and Memory︱︱以兩扇支典銅枝風將華裔旅的圖片鑲在其中,讓不同的光線照亮半透明的畫面,並在附近豎以一玫瑰花崗石基座。
最後是Shu Ren Cheng 的「加華豐碑」︱︱以一條九米高中字形柱碑,柱上鑄有對聯句式,總結加華功績,柱左右有兩銅鑄華工及退伍軍人造像。
據兩名在場參觀的雕塑家Mike MaClean 及Judy McNaughton表示,「雕塑作品在呼應本身文化時應予淡化,讓到場欣賞的人能從中舒展心靈」同時,「在尊重過去的歷史時,不宜規範現在與將來」。
五名評判會在四月三日會見參賽者並提問,十八日接受參賽者回覆,十九日公佈賽果,優勝作品於十一月一日國殤日揭幕。
五個雕塑設計(左起):
「加華先鋒通道」、
「變與轉」、
Three Water Pillars、
Light and Memory及
「加華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