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二埠博物館遷址徵華人文物 中華會館擬出借作專題展覽
  • Date: Sunday, January 13, 2013
  • Synopsis: 【明報記者陳志強報道】新西敏博物館明年遷入新址,將增添華人展品。博物館呼籲華人踴躍捐贈或借出文物史料,充實展出內容。此外,溫哥華中華會館正計劃借出部分文物,假新展館作專題展出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記者陳志強報道】新西敏博物館明年遷入新址,將增添華人展品。博物館呼籲華人踴躍捐贈或借出文物史料,充實展出內容。此外,溫哥華中華會館正計劃借出部分文物,假新展館作專題展出。 新西敏博物館的新館長伊娃娜(Oana Capota)與華人的關係深遠,她本身在中國大陸學過中文,在台灣待過兩年,對華人的東西並不陌生,而且作為博物館的策劃人,最近不斷研讀新西敏歷史,對於新西敏過去的華埠歷史可以娓娓道來。 伊娃娜指出,新西敏博物館兼檔案館將於明年春季遷入第八街(8th St.)夾哥倫比亞街(Columbia St.)的新市政大樓,搬遷工作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不少藏品已經包裝入箱,而新展出的策劃工作也進行得密鑼緊鼓。 伊娃娜指出,新博物館的展覽空間將較目前擴大一倍有多,博物館有意加強當年新西敏華人的展出內容。為此,她昨日特別到達溫哥華中華會館,向會館介紹新博物館情況,並通過中華會館作出呼籲,希望華人捐獻文物史料。 專題展覽廳供社團使用 伊娃娜又與中華會館商量借出文物,作出華人專題展覽。伊娃娜指出,新館除了永久性的展出外,還有一個900呎面積的專題展覽廳,計劃讓各個社群輪流展出。 中華會館理事長朱展倫表示,華人與俗稱二埠的關係密切,是百多年前先僑的一個主要聚居點,其後才逐漸搬到溫哥華,而二埠當初也有中華會館,這段歷史不應被忘懷。 他說,溫哥華中華會館將會支持新西敏博物館的展出,正考慮借出一批文物,供展出之用。假若有僑團或是華人願意向新博物館捐出文物,中華會館也會支持。 伊娃娜說,新西敏與華人的歷史淵源深厚,不可分割。博物館希望能夠將這一段歷史完整展現出來,將新西敏與華人的特殊關係向世人說明。 她舉出例子,最近博物館收到羅姓華人家庭(Law family音譯)的捐贈,獻出其母於1930年代使用過的腳踏衣車。伊娃娜說,博物館一般不會接收衣車,但這部衣車背後包含的故事十分完整,可以反映出華人婦女當年生活的重要,而且衣車上很多細節保存很好,例如當年衣車使用的針頭,仍然插在衣車之上,十分珍貴。而羅家更捐出母親當年穿過的旗袍,這些大家可能厭棄的舊物,在博物館眼裏卻是珍寶,伊娃娜稱會小心保管,但礙於現在館址地方有限,只能藏在地庫,但新博物館啟用後,將會成為展品之一,述說當年華人婦女勤勞刻苦的一面。 此外,目前博物館的檔案室只收藏了大概30張當年華人的照片,伊娃娜認為數量遠遠不夠,她也向華裔社群徵集,說照片可以在博物館/檔案館的網站上儲存,全世界均可看到當年華人在新西敏的生活面貌。 伊娃娜說,博物館現在手上藏品有3萬多件,根本沒有空間展出。況且現在博物館是自然採光,日光照射之下,印刷品以及衣物很快便會褪色,很難長久展出。新博物館完成後,照明器材改善,將可讓公眾看到更多種類的展品。 伊娃娜出示羅家母親80年前用過的衣車。(陳志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