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安全注射屋之利弊
- Date: Monday, December 3, 2001
- Synopsis: 兩周前,澳洲悉尼市長Sartor來溫對傳媒說,悉尼的安全注射屋是否成功,言之尚早,但據估計,可能已減低一半的吸毒死亡率,半年內在安全屋救了八十八人的生命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兩周前,澳洲悉尼市長Sartor來溫對傳媒說,悉尼的安全注射屋是否成功,言之尚早,但據估計,可能已減低一半的吸毒死亡率,半年內在安全屋救了八十八人的生命。
另一信息,據今年五月廿六日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的報道:「自從悉尼在King and Cross紅燈區設立安全屋後,于三周內警方已查悉芳鄰已有販毒圈,每日銷量約值澳幣一萬四千元。」不知現況有無改變?
眾所周知,吸毒者往往一失足成千古恨。最近,某社會學者在電台謂:「青少年男女,偶試吸毒成癮,不能自拔,惟有為娼或偷竊,維持毒癖。為娼之苦,飽受欺凌,悲不盡言。業者感懷身世,痛不欲生,不得不以毒迷醉。」這種非人生活,其情可憫。對此不幸者以及其他品流複雜的癮君子,安全屋確可減低吸毒過量的死亡。不過,這只是治標不治本。其後遺症也是相當嚴重!
多年來,三級政府對于毒品都想尋求解決之法。本月中,聯邦衛生部長建言,如果卑詩省政府、市政府、市衛生局和市警局能有共識,同意在溫市設立安全屋,則聯邦政府會配合立法試辦之。
以前,市長歐文對安全屋曾強調稱,若非全國其他大城市都贊成試辦,溫市不會貿貿然接受。近日,省長金寶爾也聲明要與其他省份看齊,同進退。接覑,市長又謂,他擬發動與其他大城市市長聯絡,對部長的倡議如何反應。他還補充一句——安全屋的芻議,不該影響其四支柱治毒方案的推展。
據National Post日報于十一月十七日的報道,早在十年前,安全注射屋曾一度盛行於歐洲大陸,其結果,不但無補于事,反增負面作用。該報舉列事例如下:
一荷蘭Rotterdam市的報告有謂,八十年代的後期,因有免費毒品的供應和安息所的設立,十五至十九歲的年輕人染上毒癖者接近加倍而達百分之四。到了九一年,安全注射屋逐漸普遍,與毒品有關的槍殺增加百分之廿五;同時,在五十間安全屋或美砂酮診所之一的附近,打劫率劇增。
二瑞士的Zurich,于九二年因不能再忍受隨地小便、毀壞公私物、賣淫、公開性交、行乞、販毒、嘈吵打架和嚴重罪行的發生,而把不名譽的注射公園閂閉。後來,癮君子轉移陣地,到一火車站活動,也因同樣問題相繼而起,又被封。
三如今,已有廿餘歐洲大城市簽了九四年所訂的宣言,反對安全注射屋和免費供應毒品。還有柏林、瑞典首都、倫敦、巴黎、莫斯科及挪威首都均堅持原則——不該使毒品易得、平賣與適應接受,因為試辦者皆無善果,反多惹問題。
該報的結論:「簡言之,事實證明,安全注射屋行不通。要癮君子改過,不宜提供免費毒品,應該給予治療,兼以刑責施壓。」
治毒之道,嚴乎?寬乎?勤政愛民者,必宜審慎為之!
李松 Don Lee 當值議員
【讀者如有意見或問題,可來函或傳真本報社區版代轉當值議員或學委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