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華埠增22長者廉租單位 溫市議會撥款中僑在緬街大廈闢建
- Date: Wednesday, June 26, 2013
- Synopsis: 【明報專訊】中僑互助會在華埠經營長者房屋的計劃獲得重大進展。溫哥華市議會昨日通過撥出22萬元,支持中僑在緬街(Main St.)611號待建大廈內開闢22個單位,專門供低收入長者入住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中僑互助會在華埠經營長者房屋的計劃獲得重大進展。溫哥華市議會昨日通過撥出22萬元,支持中僑在緬街(Main St.)611號待建大廈內開闢22個單位,專門供低收入長者入住。其中11個單位租金將可以低至每月375元。市議會昨日在沒有異議反對的情況下通過該項撥款。
中僑行政總裁周潘坤玲對於順利獲得撥款感到十分高興。她指出,經營這批單位雖然能夠取得按揭,但也需要投入資金,才能夠完成對長者提供可負擔房屋的使命。中僑不能獨力支撐,只能提供20萬元。
較早前已經取得溫市信貸(Vancity)20萬元資助,但仍然不敷應用。這次得到溫哥華市府的撥款,所有資金已經到位。完成資金籌集的階段,目前只等待建築工程啟動。
她特別感謝溫市議會以及溫市信貸的支持。她透露,獲得充足資金後,中僑所經營的22個社會房屋單位中有11個租金特別便宜,每月只需要375元。專門供符合要求的低收入長者入住。
市府資料顯示,該22個單位總面積不少於8,143平方呎,並附帶兩個泊車位,以及三架電動滑行車(scooter)的儲存空間,總共造價為395萬元。
市府報告也指出,低收入長者對於唐人街的可負擔房屋需求殷切,有需要增加供應。
該棟大廈樓高17層,共有156個住宅單位,其中包括市價單位以及社會房屋單位。建成後,有望成為華埠最高建築物。
周潘坤玲指出,目前已經有不少長者對這些單位感到興趣。原因不僅是租金便宜,而且位置適中,讓長者生活更方便。
除了22萬資本性撥款之外,市府還會提供133萬元需償還撥款。市府對這批單位的整體資助將佔39%。
- 這棟待建大樓內將有22個單位,供低收入長者居住。(建築師梁永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