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特稿 心理專家﹕孩子性取向 家長宜溝通
  • Date: Thursday, May 22, 2014
  • Synopsis: 一名有18年輔導本地青少年經驗的心理專家指,華人家長對孩子性取向及性別認同的認識往往存在誤區,甚至出現偏見,為孩子帶來更多心理壓力;對孩子的「保護」,可能導致傷害
  • Article Text: 一名有18年輔導本地青少年經驗的心理專家指,華人家長對孩子性取向及性別認同的認識往往存在誤區,甚至出現偏見,為孩子帶來更多心理壓力;對孩子的「保護」,可能導致傷害。 最近溫哥華教育局修改有關性取向與性別認同的處理準則,再次引起爭議,參與其中的不乏華人家長,令擁有多年輔導本地少年學生經驗的黃蘅玉憶起數年前,本那比也曾因為教育局倡導更寬容對待性取向及性別認同,而激發起重大爭議。結果黃蘅玉接手處理一個有自殺傾向的華裔女生個案。這位女生的媽媽可能是因為宗教原因,積極參與運動,但媽媽不知道女兒的性取向,女兒勸諭媽媽不要去,但媽媽不聽,讓女孩很傷心,心理上一時承受不了,出現嚴重憂鬱差點要自殺,最後需接受輔導。 黃蘅玉憂慮,同樣的悲劇會再度發生。 擁有臨心理學博士學位的黃蘅玉在加拿大溫哥華一直為青少年提供心理輔導,時間長達18年,先前她在中國也曾從事這一工作長達10年。 從業多年來,黃蘅玉輔導過的孩子甚至是家長不計其數,由於她懂得華語,其他輔導員往往將華人青少年轉介給她。她接觸過不少個案是青少年因為性別認同及性取向而與家人無法溝通,衍生出不少心理問題。 她知道不少家長的本意是愛孩子,保護孩子,「愛孩子也要愛得恰當。」否則可能為孩子帶來傷害。 一些家長雖然學識淵博,但往往對性取向及性別認同的問題缺乏認識,又或者存在誤區。她間中會出席一些家長會,與家長討論這些問題。一些華人家長竟然會說「從來沒有接觸過同性戀。」 黃蘅玉表示,性取向不會寫在臉上,就是自己子女是同性戀,家長態度不開放,孩子也不會主動向家長傾訴。與家人缺乏溝通,出現隔閡,往往會衍生出不少心理問題。 她也輔導過一些同性戀的華裔孩子,就算沒有自殺傾向,也可能因為無法與家人溝通,而心神恍惚,甚至嚴重憂鬱,進而影響到學業,根本無心上課。但家人由於不開放,缺乏溝通,也不知道孩子所身處的徬徨狀態。 黃蘅玉指出,因為性取向與性別認同與家長無法溝通,而衍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個案,主要發生在新移民的華裔社群之中,西方人以及第二、第三代華人很少出現這種問題。他們對孩子的性取向與性別認同一般持開放態度,孩子與家人溝通相處也鮮有問題。 黃蘅玉又認為,部分家長要求學校噤聲,不要在學校內討論性取向與性別認同的做法不可取。她提醒家長,不要以為孩子還處於懵懂年華,便什麼也不知道,不少孩子很早便知道自己與別人有所不同。 她支持在學校之內更廣泛提及性取向與性別認同的問題,因為學校傳授的信息更為準確。假若學校不談,孩子也會自己上網查找資料。但網上的資料往往是不正確的,從同學及其他人打聽回來的「道聽塗說」更是錯漏百出。 黃蘅玉指,不少家長也有誤解,以為性取向與性別認同是「選項」問題。但其實孩子們別無選擇。 她多年前曾輔導過的一名華青個案,他的說話至今仍令黃蘅玉記憶猶新。「假若我有選擇,絕對會選擇過普通人結婚生孩子的生活模式,而不會走上這一條艱辛的路。」 明報記者 陳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