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特稿 紫荊花慶回歸說起 周士心教畫更教人
- Date: Tuesday, April 15, 1997
- Synopsis: 著名國畫家周士心教授日前贈畫予香港特區首長董建華,以響應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之盛典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著名國畫家周士心教授日前贈畫予香港特區首長董建華,以響應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之盛典。
周教授認為,香港回歸祖國是百年歷史大事,身為藝術家,最適當的祝賀就是以彩筆慶回歸。遂以代表香港的紫荊花為題,寫了一幅彩墨畫,寄贈董建華。他在畫上題詩:「香江可興家,喜訊傳天涯,滿懷歡慶意,欣圖第一花。」
董建華回謝函說:「法繪筆精墨妙,氣韻生動,誠屬佳作」。周教授與董家有一段淵源,董夫人趙洪娉在六十年代曾投師周教授門下,學習花鳥畫。七一年夏,周教授在張大千先生的介紹下,於三藩市與董建華之父董浩雲結交。周士心的第一幅大型作品就是由董浩雲所收藏。
周士心的故鄉,蘇州市的藝術機構計畫舉辦香港回歸慶祝活動,特致函周士心賜畫,他欣然答允,也寫了一幅洋紫荊花相贈。
周士心教授可謂桃李滿天下,香港、台灣、美國和溫哥華都有他的學生。筆者有幸,於十一年前拜師門下,成為他的入室弟子。
跟周教授習畫,可不只是學繪畫那麼簡單,周教授也教其門下弟子學「做人」。周教授為人斯文高雅,說話親切友善。凡事娓娓道來,永不急促。最性急的人在他面前也會被他感染而鬆弛下來,變得心平氣靜。
周教授的畫,充滿靈氣,清雅脫俗,一如其人。他認為寫畫最不可取的就是「俗氣」。作為他的學生,有時為了補救畫面,難免這處多添數筆,那處多加幾點。以為可以瞞天過海,結果是難逃法眼,所得的評語是「畫蛇添足」。只好乖乖地埋頭下苦功,從頭再畫。直至他認為「尚算文雅」,或「有點文人畫之風」為止。
周教授擅畫花卉、山水、鳥蟲等。他一起筆就收放自如,隨心所欲。其豪放處如萬馬奔騰,氣勢磅礡,只見「筆歌墨舞」,一氣呵成,透過宣紙傳達畫家心中之情意。其細緻處則一絲不苟,多一筆嫌俗,少一筆則意猶未盡,務必恰到好處,方為滿意。
周教授認為寫生是繪畫中最重要的一環節。他閒來周遊列國,足跡遍及中外名山大川,為的是要親歷其境,使其畫能達到最高境界的「神似」,而不是虛有其表的「形似」。
周教授尊重傳統而不盲從,他敢於大膽創新。其巨幅作品「伊圭蘇大瀑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瀑布的表達方式與前人有別,宏偉中仍具其「清風道骨」之精神。觀者在驚歎其氣勢如洪的意境之餘,又彷彿聽到洶湧澎湃之水聲。清涼之意,襲人而來。
周教授常鼓勵學生創作。他主張學畫必先學好基本筆法,在經過一段募仿的階段後,就應該嘗試創出個人的風格。不可把自己規限於前人的影子裏。
周士心教授六十餘年來陶冶在美的藝術世界中,不獨畫藝高超,就以人格品行而言,也樹立了中國藝術家的高尚風標,為人稱道。
本報記者 吳紫雲
周士心與贈送董建華的彩墨畫《紫荊花慶回歸》(吳紫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