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專訪 洪門主委多面手 梁萬威走過一段辛酸移民路
- Date: Tuesday, April 15, 1997
- Synopsis: 提起洪門,不少人直覺上會為它蓋上一層神秘面紗,對於洪門總主委梁萬威,很多人則覺得他時文時武,又商又傳媒,一時英文朗朗上口,一陣又像是「粵劇人」,他的才藝廣博難測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提起洪門,不少人直覺上會為它蓋上一層神秘面紗,對於洪門總主委梁萬威,很多人則覺得他時文時武,又商又傳媒,一時英文朗朗上口,一陣又像是「粵劇人」,他的才藝廣博難測。
其實,洪門與梁萬威都是似霧實清,看像神秘,卻是日月照丹心,他們一直所倡議的,正是當今社會已鮮能聽到的「忠、俠、義」三種鏗鏘之聲。
如果要追溯洪門歷史,是遠自數百年前的反清復明,而今日豎立在華埠的洪門,亦有一百一十年歷史,可算是華埠最具歷史的僑社組織,至於在全加拿大,洪門共有一百三十九年歷史,組織上共分成五區二十一個支分部,會員分布各省。
加拿大洪門創立的宗旨,忠是忠於加國政府,忠於民族及社區;義是四海之內皆兄弟,無分鄉邑與膚色,大家要負照顧之義;俠是不平則鳴,以情以法相助,不求回報。
洪門主委梁萬威表示,他當初加入洪門,就是被洪門那股情與義所感動,在組織內他找到許多已失落了的舊日處世之道。
他說,洪門中人大多屬沉默的一群,但他們對正義的執著,對助人的真誠,在今日的商業社會中已不多見。
- 到梁萬威,許多人只知道他曾在此地的華裔電子傳媒任管理階層及間中在電台或電視出現,又或者知道他是倡導溫哥華農曆年宵市場的第一人,但很少人知道他有過辛酸移民經歷。
按揭房屋籌措旅費
他於一九七二年香港海底隧道通車翌日由香港到愛蒙頓求學,當時他父親將房子按揭得七百元美金,給他購機票及作生活費。從那年開始,他十九年未曾返過香港,深切體會到別鄉容易返鄉難的愁鄉滋味。
他在加國一直半工半讀完成大學,在廉租地庫房子不知渡過了多少個沒窗的日子,當時的工資是一元一角一個小時,致電回香港的電話費是三元一分鐘,因此他說少能聽到家人的聲音。
由於當時華人甚少,一見到華人便有他鄉遇故知的親切。梁萬威後來想起農曆新年,便由他這北少林弟子,聯絡了兩位曾學習詠春及螳螂派別國術的同學,三人一同看錄影帶學舞獅,希望增加農曆年氣氛,其後得洪門老叔父義助,免費借獅借鼓,他們便「膽粗粗」組成獅隊,後來竟大受華僑歡迎。
梁萬威經過該次舞獅活動,深深體會到華人對中華文化的渴求,更被洪門的義助感動,其後他在一間大型百貨公司工作,一直升至總裁級,被調派到溫哥華,他開始了溫哥華的生活,最後更辭去百貨公司的職務,加入電視台工作。
梁萬威說,他在電視台接觸許多香港文化,覺得與以前的香港文化差別很大,他個人周旋在加國與香港文化之間,所以很了解新移民心態。
他認為今日很多新移民,缺乏投入加國社會的熱誠,大都本著旅客心態,所以難於適應此地生活,如果各人都置於死地而後生,像他當初一樣,適應會快些。
辛酸遭遇增添姿采
他鼓勵香港新移民嘗試發掘加拿大的好處,學習認識這裏的風土人情,尤其上一代華裔移民,他們那種真摯、率直、坦誠,往往令他感到人間有真情,世界存摯愛,與今日商業社會講求功利的一群不可同日而語,新移民若肯多認識加國社會,慢慢會愛上「他」。
對於移民路上他走過那段辛酸,梁萬威表示,絕對值得,那些辛酸其實為他的人生路添上姿采,至今回憶起來,亦感到很有味道。
他說:「我相信苦盡甘來這句話,更相信命運,但我不靠命運,我要靠雙手去創造命運。」
本報記者 鄒治國
要靠雙手創造命運的洪門主委梁萬威(鄒治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