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斥亞太經合會製造貧窮 婦女論壇發表不滿聲音
- Date: Friday, September 26, 1997
- Synopsis: 【本報專訊】溫哥華將於十一月舉辦亞太經合會,有人歡迎它,有人卻覺得它是加強剝削窮人和婦女的工具
- Article Text: 【本報專訊】溫哥華將於十一月舉辦亞太經合會,有人歡迎它,有人卻覺得它是加強剝削窮人和婦女的工具。 昨天在一個由列治文婦女資源中心(Richmond Women''s Resources Centre)舉辦的「婦女與亞太經合會」論壇上,二十多名來自各族裔、各階層的女士探討亞太經合會所提倡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對婦女的影響。她們不約而同認為,經濟一體化只有利大企業和政府庫房,但會加劇全球貧富懸殊,首當其衝的是平民百姓、窮人和婦女。 講者之一的社會學家柯里(Dawn Currie)說,全球數以十億計龐大窮人隊伍之中,其中七成為婦女。因此,當亞太經合會討論如何打破國際貿易的界線,增加國際間的經濟利益時,婦女們非常關注,能享受貿易帶來的好處的,會否是普羅大眾,而非一小撮商家。 她說,大家談論自由貿易時,不能只看重經濟利益,而忽略婦女和窮人的困境。她以菲律賓的農業為例:菲國原來有八百萬婦女受聘於農業,但自九十年代該國加入國際自由貿易行列後,成千上萬的農業工職被砍削掉,大批婦女被迫加入貧窮之列。 另外,她說自由貿易雖帶旺旅遊業,但「副作用」卻是連賣淫業也生意滔滔,增加貧困地區婦女遭不法徒販賣作妓女的機會。 柯里分析,自由貿易的好處,只在專業和事業婦女身上彰顯,因為她們較幸運地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 曾參加北京第四屆聯合國婦女大會的黃蘅玉博士昨在會上說,中國自改革開放後,婦女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而工作婦女的比例也有提高。不過,四十多歲的中國婦女們的生活比較困難,她們是文革的一批,教育程度比較低,但要重新進修又已不易,是現時中國社會中比較困惑的一群。她說,暫時很難估計亞太經合會對中國婦女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