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杜鵑花的守護者--文許
  • Date: Monday, April 27, 1998
  • Synopsis: 特稿 春來盛開的杜鵑花,是本那比的代表花卉,很多人種植杜鵑花,欣賞花開花落,但很少人像文許(Norbert Wuensche)那麼愛花成癡。文許在本那比的花園內,種植有上千種的杜鵑花,最難能可貴的是,文許這三十年來,憑著他的巧思,已經種植出不少杜鵑花的新品種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特稿 春來盛開的杜鵑花,是本那比的代表花卉,很多人種植杜鵑花,欣賞花開花落,但很少人像文許(Norbert Wuensche)那麼愛花成癡。文許在本那比的花園內,種植有上千種的杜鵑花,最難能可貴的是,文許這三十年來,憑著他的巧思,已經種植出不少杜鵑花的新品種,他現在正在思考,如何創造出藍色的杜鵑花。 文許是本那比杜鵑花與花園協會(Burnaby Rhododendron Garden Society)的副主席,種杜鵑花是他工作外的一項嗜好,因此他只能算是業餘的杜鵑花匠。他是三家公司的老闆,其中一家保全公司的業務必須二十四個小時待命,身為老闆的他,半夜經常被緊急電話吵醒,根本沒有睡夠覺,然而,走進他的杜鵑花園,他卻可將一切的塵俗暫時拋在腦後,自在的與每一枝杜鵑花對話,文許的杜鵑花園,已有三十年的歷史了。 文許不僅種杜鵑花,還培育新品種,每次一有新品種開花,他就開始另一種新嘗試;他對於那些杜鵑花來自同一家,屬於祖孫輩,都瞭若指掌,以前常見的杜鵑花只有紅色和粉紅色,現在不僅有純白杜鵑,還有黃色杜鵑,而同種顏色的杜鵑花,花瓣的皺褶可能是兩層,可能一層,也有袖珍型的杜鵑,這些都是文許的新發明。 六年前在本那比五月花節開始的杜鵑花認養活動,都是由文許提供的杜鵑花幼苗,文許說,以往杜鵑花的認養活動均免費參加,很可能是不收錢,於是很多被認養回家的杜鵑花,沒多久就不見了,很可能是照射太多陽光,或是澆太多水,或是主人度假去乏人照顧,折損率高達百分八十,經過一年還活著的杜鵑花只有百分廿。 文許表示,為了讓更多真正愛花的人參與,去年開始改變杜鵑花的認養辦法,必須先上過杜鵑花裁培課程的民眾,才能用每枝十元購買五個月大的大苗,但如果不想參加課程,亦不想交錢,則可能拿到小苗。新辦法實施後,杜鵑花苗的折損率只剩下百分三十了。 為什麼熱心推動杜鵑花的種植,文許表示,很多住在本那比的人,連杜鵑花如何發音都不會,更別提種植杜鵑花的知識了,於是他覺得有使命感,讓杜鵑花在每個本那比前庭後院綻放。就是基於這種對杜鵑花特殊的感情,文許的花園已有上千百種的杜鵑花,以後還會有更多。 本報記者張伶銖 文許的杜鵑花園有三十年歷史了 今年本那比的杜鵑花節將於五月三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