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成立商業促進會在於爭取撥款 越棠稱有助輕減華埠商戶負擔
  • Date: Wednesday, May 27, 1998
  • Synopsis: 【本報記者鄒治國報道】華埠商會日前向各商戶發出信件,向商戶解釋成立「溫哥華商業促進會」的原因,並表示希望透過新組織,可更有代表性向政府申請撥款,減輕華埠商戶開支
  • Article Text: 【本報記者鄒治國報道】華埠商會日前向各商戶發出信件,向商戶解釋成立「溫哥華商業促進會」的原因,並表示希望透過新組織,可更有代表性向政府申請撥款,減輕華埠商戶開支。 該商會主席越棠表示,溫哥華華埠商會與溫哥華華埠商業促進會(Vancouver Chinatown BIA Society)兩個組織的骨幹雖然相同,本質上是分開的組織。 他稱,成立溫哥華華埠商業促進會,希望法其他地區的類似組織,獲得政府資助經費,如果該會得到政府經費,將可使商戶毋須繳交保安或其他費用。 對於有組織批評華埠商戶生意一落千丈,越棠表示反對該說法,因為華埠目前慢慢復蘇,好像文化中心已租出兩單位,香港咖啡室舊址又租出,而正在大減價表示會結束營業的一家商戶,只是轉業主,一天也不會停業,而在緬街與奇化街交界一間店舖亦租出,並非如外傳般生意差。他認為華埠商會歷年已想盡辦法促使華埠繁榮,至於有些從未參與過推展華埠工作的人成立組織批評華埠商會,有關批評並沒有為華埠帶來任何建樹。 越棠表示華埠商會將會與該會贊助的「溫哥華華埠商業促進會」加強合作,希望為繁榮華埠再創高峰。 華埠商會最近發給業主一封信,說明成立商業促進會的目的: 自三月華埠商會地稅小組成立後,曾協助多個社團、業主爭取合理的地稅評估,並得到初步的成績。華埠的地稅與其他地區比較實在太高,我們小組經過研究,認為現時華埠的地稅應要大幅向下調整才可反映出合理的水平。要爭取這個目標,第一步工作就要組織各業主及商號,這樣才可以更有代表性地與省物業評估部接觸,我們深信只要各業主及商號能團結一致,定可達到理想的成效。 華埠商會以推動華埠繁榮為宗旨,為了更有效地推進振興華埠的工作,經過多時的研究籌備,現已發起並贊助「溫哥華華埠商業促進會」(Vancou衛ver Chinatown BIA Society)之正式成立,簡稱華埠BIA,希望各業主及商號踴躍參與。 華埠BIA將會向市政府申請運作經費,並會利用有關經費以非牟利方式為華埠的保安、宣傳、清潔、美化提供服務,如獲取政府撥款,以後便毋須再向各商號收取保安或其他費用。 近期有人組織的「華埠業主會」(Chinatown Property Owners Association),與華埠商會地稅小組或華埠商會所贊助的「Vancouver Chinatown BIA Society」(簡稱華埠BIA)並無任何關係,特此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