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水族館籲華人食持續性海產 超市餐館宣傳 確保「年年有魚」
  • Date: Saturday, February 6, 2016
  • Synopsis: 【明報專訊】明日是除夕,亦是一家人共聚吃團年飯的重要日子,不同菜式有不同寓意,例如魚就代表「年年有餘」。溫哥華水族館(Vancouver Aquarium)為了提高華人對可持續性(sustainable)海鮮的認知,特意製作宣傳短片,介紹中國的團年文化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明日是除夕,亦是一家人共聚吃團年飯的重要日子,不同菜式有不同寓意,例如魚就代表「年年有餘」。溫哥華水族館(Vancouver Aquarium)為了提高華人對可持續性(sustainable)海鮮的認知,特意製作宣傳短片,介紹中國的團年文化,並鼓勵市民多食用可持續性海產,保護海洋生態健康,讓下一代也能「年年有魚」。 大廚示範烹調「清蒸鰂魚」 華埠富大海鮮酒家的曹師傅在近3分鐘的短片中,講述魚是中國人團年飯的常見菜色,代表未來一年收獲豐盛盈餘,而原條烹煮更有一家人齊齊整整、平安健康的寓意。他在片中教授廣東菜色「清蒸鰂魚」,指來自美國的飼養側魚是可持續性海鮮的一種,牠生長速度快,期間毋須大量動物性蛋白質,所以是對海洋環境傷害較小的魚種。 另外,溫哥華水族館在5個月前推行新計劃,派代表到大溫的華人超市和中餐館,宣傳可持續性海鮮的理念。負責該計劃的華裔統籌員梁丹妮表示,她先後到訪超過20間商戶,向東主講解「Ocean Wise」計劃,鼓勵在挑選食材時考慮到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 她說,很多她所接觸的東主都從未聽過可持續性海鮮,承認這個環保理念在華裔社區中未被廣泛認識。 但梁丹妮表示,東主普遍都對計劃的看法正面,有酒樓更因此修改餐牌,在菜式名稱旁邊加上「Ocean Wise」標籤,幫助食客挑選環保菜色。 臨近歲晚,溫哥華水族館亦列出多款可持續性海鮮,讓市民準備團年飯時,以行動響應,保持生態平衡,避免個別海洋生物絕種,真正做到「年年有餘」。 這些可持續性海鮮包括:產自北美的側魚、珍寶蟹(Dungeness Crab)、鮑魚、黑魚、海膽、象拔蚌,以及產自世界各地的帶子和蜆。 ▲短片中教授如何烹調「清蒸鰂魚」。 ▼ 水族館以「年年有魚」呼籲市民愛護海洋生態。(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