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中文教育重量還須重質 發展成人教材更不容緩
- Date: Wednesday, June 10, 1998
- Synopsis: 特寫 本(六)月三日,省教育廳長林世普宣布,從九月新學年開始,由第五至十二級的中文(國語)科,將採用新的課程綱要。其中一項是正、簡體字並重。記得去年,本會曾發動會員、中文學校老師和家長簽名,去函教育廳長,要求正、簡體字並用。省府能明白正體字實際使用情況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特寫 本(六)月三日,省教育廳長林世普宣布,從九月新學年開始,由第五至十二級的中文(國語)科,將採用新的課程綱要。其中一項是正、簡體字並重。記得去年,本會曾發動會員、中文學校老師和家長簽名,去函教育廳長,要求正、簡體字並用。省府能明白正體字實際使用情況、並重視本會意見,個人感到十分欣慰。
本人曾向教育廳長提出個人的另一寄望,就是希望公立學校增聘中文老師,使中文課程能遍及大溫地區各公立學校。對來自中、港、台曾受專業訓練的老師的資歷,透過簡便的程序予以認可,而毋須化費一段時間重新修讀師範課程。這將使中文老師、公校學生均能受惠。
放眼本地中文教育的走向,我認為有以下幾項應予關注:
一、質的提升 --- 近幾年修讀中文的人數增加很多,中文學校遍設,在「量」的方面成績驕人。今後,中文教育努力的目標,該是「質」的提高。雖然大部分中文教師以往在中、港、台都有教學經驗,不過本地社會與中、港、台不同。學生的語言習慣、學習方式也與中、港、台有異,是以中文老師必須揣摩一套適用於本地的教學方法。卑詩省中文協會每年舉辦兩次研討會,以及一次中文學校行政人員會議,並不時與兩岸教育部門、有關單位合作,開辦進修課程、舉行研討會,其目的亦在於此。
二、教學內容的展延 --- 隨著中國國情的轉變,中華文化重獲重視與肯定,很多學習中文的人,不再滿足於學會看報、寫信而已,進而對中國博大深邃的文化,衍生濃厚的探究興趣。是故很多中文學校已把課程開辦至高中或以上。因此,如將中國文學、哲學、歷史、地理等科教材,以深入淺出方式編寫,納入高級班、進修班課程之內,方能使學生體悟到中華民族的文明歷程。
三、成人中文教材的編訂 --- 有些人基於某些原因,年幼時沒有接受過中文教育,直到投身社會,發覺中文對其生活、工作有極大關係,於是開始修讀,但成人初學,總不能用幼稚園啟蒙課本,而應另備一套適合成年人心智的課程。目前本地此類教材十分缺乏。未知兩岸可否以政府的財力,邀集學者專家,編訂一套聽、說、讀、寫一貫的成人教材,以應海外地區之需要?
目前本省的中文教學環境,在「全心奉獻、全力以赴」的華文老師耕耘下,成果是令人欣慰的。省市政府有關部門的配合、協調,也是中文教育能夠生存、發展重要的一環。譬如私立中文學校的學生,可以參加公立中文學校中文(國語)科第十一級、第十二級的挑戰試(challenge exam),並有資格報考省試中文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還有兩岸政府不斷修改適合本地華語文教材,並且免費提供予中文學校,方便招收不同背景學生的學校使用,解決了在訂定課程標準、編印課本、作業等耗費財力、人力的難題,實在居功至偉。
傳承中華文化的工作前景廣闊,亦任重而道遠,一定要集眾智、策群力,方抵於成。
卑詩省中文協會會長 朱鶴群
教育廳長林世普(右)最近公布公立學校中文課程綱要,並將全套綱要送贈給朱鶴群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