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寫出古欉自然山水雅趣 金康麗木板水墨見幽深
  • Date: Thursday, May 14, 1998
  • Synopsis: 特稿 認識金康麗已二十餘年了,雖然是師大校友,但在台灣與香港卻緣慳一面,想不到在異國他鄉相遇。非常佩服康麗對藝術那種堅定不移的精神,不管環境多艱、多苦,她從未放棄對藝術的執著
  • Article Text: 特稿 認識金康麗已二十餘年了,雖然是師大校友,但在台灣與香港卻緣慳一面,想不到在異國他鄉相遇。非常佩服康麗對藝術那種堅定不移的精神,不管環境多艱、多苦,她從未放棄對藝術的執著。 有一次我陪同一位頗有名氣的西方女畫家看金康麗的西畫展,她對康麗的深厚功力敬佩不已。她說康麗的畫風有卑詩之寶艾美利卡(Emily Carr)的風格,粗獷中充滿了生命的活力,用色亮麗大膽。 康麗在六三年以中西畫優異成績畢業於師大藝術系,來加二十餘年以來,開了將近二十次的展覽。有一份餬口的工作,但她說她過得充實,因為繪畫豐潤了她的生命,在不停的筆耕中得到了樂趣。 三年前和幾位好友在家中相聚,康麗以她的一幅近作做為禮物,當時葉嘉瑩教授也在座,起先我們被她細膩工整的功力懾住,因大家看慣了她在西畫中那種豪放,不曾見她另一面作風,大家再仔細看原來她是直接畫在木板上,隱隱見到木頭的紋理,木頭的自然顏色使畫面古舊深沉,更能表現宋元的味道,當時大家都讚嘆康麗巧妙的嘗試,並且鼓勵她有朝一日讓更多人能欣賞到她創新的嘗試,這種棄捨由樹木製造的紙,而真正的回歸自然——在樹木的板上直接揮毫,實在是一創舉,中國畫幾千年,或在棉紙,或在絹絲,而康麗的嘗試可說是空前性的突破,希望大家欣賞之餘能給康麗更多的鼓勵和肯定。 劉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