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駒形丸事件紀念碑溫市揭幕
  • Date: Monday, August 8, 2016
  • Synopsis: 【明報專訊】聯邦政府早前就百多年前的「駒形丸」號(Komagata Maru)事件正式道歉後,昨日為在溫市中心高豪港(Coal Harbour)海堤旁豎立的紀念碑揭幕。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聯邦政府早前就百多年前的「駒形丸」號(Komagata Maru)事件正式道歉後,昨日為在溫市中心高豪港(Coal Harbour)海堤旁豎立的紀念碑揭幕。本身是印裔的國防部長石俊(Harjit Sajjan)在揭幕儀式上表示,國民必須謹記這段歷史,引以為鑑,不能再讓類似的事件重演。 紀念碑位於溫哥華會展中心西翼(Convention Centre West)以西的海堤旁邊,面向當年「駒形丸」號的停泊位置,紀念碑上印有英語、法語和旁遮普語三種語言,講述1914年加國政府拒絕「駒形丸」號船民登岸入境的事件經過。 紀念碑被多幅仿照船身而打造的生鏽鐵板包圍,其中幾幅滿佈圓形的洞,代表「駒形丸」號回航時曾遭到槍擊,留下不少子彈孔,另外一幅鐵板則寫有船上所有乘客的名字。 國防部長石俊出席揭幕儀式時表示,「駒形丸」號事件是本國歷史的重要一課,聯邦政府正視事件並作出道歉,向全世界顯示本國對人權的重視,強調國民不能忘記這段黑暗的歷史,並要汲取教訓,確保同類事件不會再發生,不要讓下一代再提出質疑。石俊又說透過道歉、教育以及豎立紀念碑,這段歷史將會永遠地刻在每個加拿大人的心中。 石俊又稱,加拿大是多元文化的國家,除了印裔外,社會亦要肯定其他族裔包括華裔、日裔等過去多年對本國的貢獻,指他們都是加拿大歷史的一部分。 出席儀式的市民Raj Toor,他的爺爺是當年其中一名「駒形丸」號船民,在歷史圖片上亦可以看到他。Toor說,爺爺被拒入境後跟隨其他人返航,期間遇上槍擊,性命雖保,但是回到印度後不斷被當權者壓迫,甚至遭到軟禁,生活困苦。 之後Toor跟隨家人移民溫哥華,爺爺也獲批一起啟程,可是爺爺說「駒形丸」號的經歷令他對加拿大產生心理陰影,堅稱終生不會再踏足加拿大,最後決定留在印度繼續生活。 1914年5月23日,376名印裔人士乘坐「駒形丸」號來到溫哥華,期望獲政府收留。船隻在史丹利公園(Stanley Park)對開海域停泊多個月,期間沒有糧食供應,只能依靠市民自發把物資送到船上。船民最終仍被拒入境,被迫由溫哥華駛回印度。返回印度後,船上部分人被指為罪犯,遭警方拘捕,引發暴亂,近20人被殺,另有部分人被囚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