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專家建議覓職履歷揚長避短 凸顯專業技能 不列任職日期
- Date: Tuesday, October 27, 2020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失業後找工作本來就已經不容易,而如果失業持續6個月或更長時間,再要找到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根據C.D Howe研究所發布的最新報告,目前加拿大有超過130萬工人失業。今年年3月至9月,失業超過半年的加拿大人的數量,已經增加一倍以上。如今長期失業人數已遠超過加拿大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面臨的情況,當時失業人口超出經濟衰退前的37%。
所謂失業人口,包括正在等待被僱主召回,或因其它原因而無法就業的工人,如因家中孩童缺乏照料而被迫留家的父母。
Wilfrid Laurier大學經濟學教授Tammy Schirle和滑鐵盧大學的Mikal Skuterud認為,長期失業的加拿大人數量增加令人擔憂,因為研究表明,工人失業的時間愈長,工人的技能會逐步萎縮,而且長期的無工作狀態會令主管更不願聘用,最終導致成功過渡到就業的可能性愈小。
在2013年一項研究中,加拿大和美國的經濟學家發現,對於那些已經失業6個月以上的求職者的簡歷,從潛在僱主那處收到回電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另一方面,長時間失業也會給工人的收入造成沉重而持久的損失。
專業履歷作家Wendy Enelow表示,如果失業已有一段時間,可能需要揚長避短寫一份實用的履歷表,更凸出求助者的技能。她建議通過一系列子標題來分解信息,以凸顯求職者的關鍵技能。對於每種技能,都應撰寫簡短的文章或三到五個要點,列出重要的專業成就實例。例如尋求銷售工作的人,先寫一個技能標題「銷售和收入增長」。緊接着自述「幫助加拿大最大的消費品製造商年銷售額增長了127%」,或「將全球排名第一的金融服務公司的市場份額擴大了34%。」
Enelow說,此種簡歷可以從職業生涯中的任何地方挑選示例。在履歷的後半部分,求職者仍應按時間順序列出過往僱主,但不必包括日期,因為日期會引起準僱主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