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學功夫愛中文 非華裔道中國情 漢語橋演講6組優勝者公布
  • Date: Monday, March 15, 2004
  • Synopsis: 【明報專訊】「我是加拿大出生的潘靈Pamela Lester,因為學中國詠春功夫,誘發我學中文......」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我是加拿大出生的潘靈Pamela Lester,因為學中國詠春功夫,誘發我學中文......」就讀卑詩大學中文系三年級的白人女生,穿鼻環及一身中國功夫衣服,以一口流利普通話,昨日在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館所舉辦的中文演講比賽中打開序幕,道出她的中國情,她與另外35位不同族裔參加決賽者,活現了比賽的主題——「促進中西文化和諧交流」。 實現中西文化交流 該項名為卑詩省「漢語橋」中文演講比賽,今年是第二屆,由卑詩大學亞洲學系及卑詩省中文協會協辦,今屆共有70多位不同族裔人士參加比賽,經過首輪激烈角逐,36人獲得進入決賽,昨日下午於卑詩大學的陳氏演藝中心分6組決勝負。 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李元明在比賽前致辭,表示佩服各參賽者苦學中文的毅力,而該比賽配合了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亦發揮橋的作用,讓中西文化暢通交流。 今屆「漢語橋」中文演講比賽的主題為「我與中華文化」,在昨日的決賽中,每位參賽者要在五分鐘內以普通話或粵語,講出對中華化文化的認識,評判以語音面貌、詞匯語法、演講內容、表達技巧等四方面來評定勝負,獲勝者可代表卑詩省參加於北京舉辦的「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昨日的八位評判為別為岳華、雷澤宏、梁英華、曲延鳳、卜皚瑩、王志光、吳麗珠、陳山木等。 首先出場的潘靈除了道出因喜愛中國功夫而愛上中文,更說出她往中國尋師學功夫的笑話,她由於中文不好,令人誤會她希望學廚藝,帶她到一位廚師處拜師,令人啼笑皆非,亦因此令她更發憤要學好中文。 另一位在新加坡出生的卑詩大學二年級女學生王美娜Soundara Rauan,以一身黝黑的皮膚穿藍色旗袍步上講台,一身打扮已活現了文化交流。由於司儀忘記念出她的中文名字,她以流利普通話說雖然學了一年的中文,但亦有中文名字,名為王美娜,令到司儀尷尬之餘,亦使台下的人佩服她的中文水平。 加拿大出生的白人男生潘小龍Bruce,與李小龍的中英名字均相同,但他沒有說出任何有關中國功夫的事情,卻說出中西文化的差異,他說中國人一見面更問對方年紀、是否有女朋友、父母從事什麼工作,這些在西方文化中全是私隱,可能他為免開罪華裔,立刻補充說,問私隱總比西方人一見面即講天氣為好,全場人士發出會心微笑。 比賽的各級優勝者,包括母語非漢語組(大學初級):顧然(Carla Stucchi) 、米雪(Michelle Grierson)、裴美俠;母語非漢語組(大學中高級):潘小龍(Bruce)、潘靈(Pamela Lester)、周素碧;母語非漢語組(公開或12年級以下):程科、洪芝娟、(Isabell Chun);漢語為第二語言組(公開或12年級以下):谷芮、林涵、楊沛龍;母語為粵語組(大學):孫詠珊、岑曉昊、Ronnie Lee;母語為粵語組(公開或12年級以下):王軍皓、蘇偉貽、李健瑋。 {} 各族裔參賽者與主禮嘉賓大合照 {} 潘靈因學中功夫而學中文 {} 王美娜的悉心打扮體現文化交流。(鄒治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