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加中環保合作由小學交流做起 中國小學生歎溫市學校多電燈
  • Date: Friday, April 2, 2004
  • Synopsis: 【明報專訊】中、加兩國小學生昨日在溫哥華展開環保交流。來自中國貴陽市的11歲中學生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中、加兩國小學生昨日在溫哥華展開環保交流。來自中國貴陽市的11歲中學生彭露昱,對溫市整潔的街道和清新的空氣留下深刻印象,不過,彭露昱同時也質疑本地的學校使用相當多的日光燈,消耗能源,她的評語顯出中國小學生有高水平的環保意識。 貴州省貴陽實驗小學與溫市Anne B.Jamieson小學的互動交流,是中加合作「C-5」環保計劃的其中一個項目。在校長宣志英的率領下,貴陽小學生昨日在Anne B.Jamieson小學逗留了三個小時,期間,彭露昱和在加國生活的華裔第六班學生黃周賢一見如故,侃侃而談,彼此除了互道家庭和學校生活,也就環保問題交換意見。 談到貴陽與溫哥華的特點,彭露昱表示,溫哥華空氣好、樹木多,街道也乾乾淨淨,令人立刻可以感覺到溫市很有環保意識,而且循環回收也做得非常好,值得貴陽市學習。 在環保教育上,彭露昱覺得溫市和貴陽市沒有很大差異,在加國土生土長、但說得一口流利普通話的黃周賢,也認同兩地的環保教育分別不大,不過,彭露昱看學校走廊上一排一排的日光燈說:「這裏燈很多。」原來在貴陽小學,白天時是盡量利用自然光線的,很少用電燈,這樣可節約能源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Anne B.Jamieson小學生昨日更準備了詩歌、舞蹈、幻燈等節目來歡迎來訪的貴陽學生,兩校已結為姊妹校,昨天也互通了第一次電郵,展開為期六個月的互動交流,特別在溫室效應議題上,兩校希望能從學生的交流開始,促進中、加兩國年幼一代的環保意識,並將合作計劃拓展到其他學校。 {} 貴陽市實驗小學校長宣志英(左)與溫市Anne B.Jamieson小學校長Thoralee Nomm交換禮物。(區肇雄攝) {} 貴陽市小學生彭露昱(左)和同齡的溫市學生黃周賢互道對環保議題的看法。(區肇雄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