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紓財赤 西大招收國際生超標
- Date: Monday, May 3, 2010
- Synopsis: 【明報記者方潔瑩報道】西門菲沙大學(SFU)在下學年(2010/2011)教務計劃中指出,學校面臨嚴峻財政挑戰,必須廣開「財路」,包括增收國際學生及新設收費課程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記者方潔瑩報道】西門菲沙大學(SFU)在下學年(2010/2011)教務計劃中指出,學校面臨嚴峻財政挑戰,必須廣開「財路」,包括增收國際學生及新設收費課程。而近年招收的國際生以每年超過300人的速度遞增,以致持續「超標」,上年度更是「超標」近一倍半。校方稱「超標」原因是國際生申請持續攀升,以及申請者質素優秀者甚眾有關。
據該校教務報告顯示,在新學年裏,西大需要在經費幾乎沒有任何增加的情況下,「消化」掉3%至4%的通貨膨脹。西大新校長派特(Andrew Petter)數月前上任時亦曾透露,西大面臨900萬元財政赤字,增收國際留學生勢在必行。
此外,報告亦指出,應鼓勵開設更多學分及非學分課程,研究成人教育等項目,以創造更多收入。
事實上,近年來西大招收國際學生的數目,都超過了招收目標。例如2008/2009年計劃新收國際生932人,實收1085人;2009/2010年度計劃新收608人,實收1481人,達到計劃的243.6%,亦即「超標」近一倍半,增收學生主要集中在文科和商科。最新的2010/2011年度國際招生目標則更減至504人,但最後的實收數目未定。而國際學生的「超標」數字,對收本地學生沒有影響。
西大招生部門主管凱伊(Mehran Kiai)解釋,「招生目標」其實是「最低人數」,每年根據在校人數調整;比如2010/2011年度有88%的學生返校繼續學業,招生目標就是填補其他12%因畢業或退學而離開的人數。
省府本來限制國際學生人數不應該超過全校學生10%,由此計算出的應招人數就不斷減少,但這並不代表實際情況,目前西大的國際生比例已經達到13%。
報告指出,留學生申請年年攀升,金融風暴亦未對留學市場有太大影響,加上資質優秀者為數不少,亦是校方頻頻超收的原因。不過,報告亦指出,應對國際學生激增所帶來的成本和利益進行詳細分析。
一般情況下,本國生學費僅為國際留學生的1/3左右,原因是學校可按學生人數,獲得省府撥出的教育經費,學校招收本國學生的目標數字基本穩定,學費亦無太大上升空間,於是可以收取「全費」的國際留學生,就成了保證學校收入的其中一項主要來源。
西大近年不斷增收國際學生,校園的多元文化特色十分明顯。(學校網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