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疾控中心提醒防扁蝨叮咬 可致紅斑發燒關節痛
  • Date: Friday, May 14, 2010
  • Synopsis: 【明報專訊】雖然卑詩省去年只錄得10宗被扁蝨叮咬感染萊姆症(Lyme disease)的病例,卑詩疾病控制中心(BCCDC)仍呼籲夏天到森林區或到草叢的省民,必須防範扁蝨叮咬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雖然卑詩省去年只錄得10宗被扁蝨叮咬感染萊姆症(Lyme disease)的病例,卑詩疾病控制中心(BCCDC)仍呼籲夏天到森林區或到草叢的省民,必須防範扁蝨叮咬,一旦發現皮膚起紅斑、頭痛、發燒,關節疼痛等症狀,請即刻就醫。 BCCDC傳染病醫生亨利(Bonnie Henry)指出,萊姆症又稱為萊姆關節炎,早期症狀包括像公牛眼睛一樣紅色的紅斑,從被扁蝨叮咬的傷口向外擴散,發燒、頭痛,接覑肌肉及關節也會疼痛。BCCDC從1993年開始即對本省扁蝨攜帶引起萊姆症細菌的情況加以監察,資料顯示,在本省被扁蝨叮咬感染萊姆症的機率其實算低。並不是每種扁蝨均會帶致病菌,但本省包括溫哥華島、低陸平原、陽光海岸、菲沙河谷及葛特尼(Kootenay)等地區,均曾發現有萊姆症病例。 去年本省共錄得10宗萊姆症病例,不過,亨利說,本省感染萊姆症的實際人數,有可能更多,因為本省醫生確診病人,且進行治療時,並不一定會向BCCDC匯報。 BCCDC另一名醫生莫斯黑德(Muhammad Morshed)指出,萊姆症可以避免,也可以治療,避免扁蝨叮咬的方法包括,盡量走在有清除過雜草的步行路徑、戴帽子、穿長袖、長褲及淺顏色衣服、把褲管紮進襪子或靴子裏、曝露在外的衣服,可用防蟲液。扁蝨是一種靠叮動物吸血為生的蛛形綱動物(arachnid),喜居在草地及灌木叢區,本省發現可攜帶引起萊姆症病菌的,是一種西部黑腳扁蝨。 西部黑腳扁蝨喜居在草叢裏。(網上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