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卑詩抗日戰爭史實維護會獲邀出席全省社會科教師年度會議,主持工作坊介紹二戰亞洲浩劫史實教材。會議於本月24日在Moscrop中學舉行,超過200名教師出席。
教材適合多個學科使用
該二戰亞洲浩劫史實教材名為Human Rights in the Asia Pacific (1931-1945):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Global Citizenship,由卑詩教育廳與史維會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籌備,合作編訂,最後於2001年6月由教育廳出版。該教材之法文版亦已於近日出版。英、法兩版教材均於政府印務處Government Publication Services有售。教材適合社會科11年級、歷史科12年級和法律科12年級使用。
史維會會長列國遠於會議的工作坊介紹該份教材時指出,此教材的特點是從人權及國際公義的角度探討歷史,超越戰爭中的民族意識,對建立族裔和諧,促進多元文化來說,是一件好事。
她更表示,二次大戰猶太人被納粹德國迫害的歷史,成為世人警惕的典範,日本侵華的殘忍程度,與當年納粹不相伯仲,世人都希望這些悲劇不會重演,只有透過歷史教育,才能借鑒歷史教訓,阻止軍國主義復辟。
二戰對亞洲影響認識不足
有教師指出,傳統上,加拿大是以歐裔移民為主的社會,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加國有百萬軍人在歐洲戰場,相反,只有約2000名軍人參與保衛香港戰役,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自然出現「重歐輕亞」,這份教材可補目前加國現代歷史教育不足的地方。
亦有教師認為,本省亞洲學生的比例日漸增加,二次大戰歷史教育應該更全面。
史維會於會議的展覽廳,展出二次大戰太平洋戰爭有關書籍及影帶,供教師借用。史維會亦提供其他協助,包括安排倖存者到課堂講述他們的經歷、編輯資料詳盡的網站方便學生和老師使用、提供圖片展覽品讓學校借用。
列國遠又表示,由於教材是供教師自由採用的,有教師會因對教材未有了解而放棄使用,因此日後仍要不斷向教師推廣介紹。她呼籲家長及學生可要求老師使用該教材,認識二次大戰太平洋戰爭的真相。
{}
列國遠(右)與卑詩社會科教師協會副會長Greg Smith於展覽廳合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