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大輸家的表現
- Date: Thursday, December 11, 2003
- Synopsis: 上周在本欄跟大家討論過大贏家的表現,列出一些應有的態度和性格;同樣地,有些態度和性格是要避免的。
- Article Text: 上周在本欄跟大家討論過大贏家的表現,列出一些應有的態度和性格;同樣地,有些態度和性格是要避免的。 雖然我們生來是有潛質去贏取勝利的機會,但亦可能會覺得完全是倚賴他人,覺得無奈和無助。 大輸家在長大的過程中,無法去從依賴他人的幼稚想法??改變到能夠自立和共存的地步。很多時候,他們的成長都受逃避責任而影響,他們不願去長大,去承擔應有的責任。 當然,沒有人出生就是贏家或輸家,每個人均會有些地方較強,在其他地方有弱點,但他們年輕時的生活和長大環境,對他們有極大的決定性影響。 如果一個孩童生長在缺乏安全感的家庭,常有暴力,家庭和社交生活不協調,與家人的關係帶失望,滿有仇恨,甚至連最基本的愛護關懷都缺乏時,孩子們會學習去適應,但用這些態度和手段來控制自己或別人的話,到最後是累己累人,到年齡長大後仍是沒法子去改變,令朋友敬而遠之,自己卻已經把這種處事待人的習慣當作安全網,想改變或脫掉也不敢。 當這些大輸家談及自己的成就時,他們會覺得有成就,但帶憂慮,成功時卻感覺被困,失去了自由,滿有失落的滋味,生活當中缺乏喜樂。談論到自己時,多以負面的字句來形容,可能會陷入低潮抑鬱,情緒不穩定,或覺得生活苦悶,無法擺脫精神上的壓力。 這些大輸家可能缺乏自我的認識,原來他們正是在自掘墳墓,自己在建築困自己的籠子,這種惡性循環的生活更令他們覺得無法自拔,不能逃出生天。 還有,這輸家甚少「生活在今天」,他們不是生活在過去,常常懷念前事,就是常為明天憂慮,滿有恐懼的感覺,把眼前的生活完全破壞,還會責怪他人令他們不快樂,不滿意,沒有生活的樂趣,滿口「早知」、「如果」、「應該」等言論,缺乏對自己的反省。 (大贏家之四)容順泉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