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給自己的藉口
  • Date: Thursday, December 18, 2003
  • Synopsis: 很多時候,我們聽到別人投訴時,會說「早知他是這樣,我寧願不結婚」;或是說,「假如我會失去職位」
  • Article Text: 很多時候,我們聽到別人投訴時,會說「早知他是這樣,我寧願不結婚」;或是說,「假如我會失去職位」,「當我中了彩券」;這些都是大輸家腦子裏,或是口中常常提及的言論。 大贏家與大輸家的分別,包括他自己對自己所想的、所說的,和他給自己的藉口。生活在過去的青年,只懂得說「早知」,例如早知我生長在更有錢、有自由的家庭;早知我不跟父母移民,早知我在十二班時不逃學;早知要媽媽給我更漂亮的外型、更長的腿等。其實,成人也有同樣的表現,說早知「投胎」做富家子弟,早知不結婚,早知要輕鬆多一點等,這是對目前的生活有不滿,對過去所發生的事物也有反感,或是期望有另類的選擇。 另一方面,面對將來也會構成一種壓力,「假如」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發生,那又怎辦呢?當自己想到「假如駕車時會發生交通意外」的話,有可能不會去開車。「假如」去跟老闆要求加薪的話,換取回來的是被嘲笑、被拒絕,自己會無地自容,那你就不會開口談論加薪問題。青年在學校不肯發問,其中一個理由是顧及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假如我發問問題,其他同學覺得我是愚蠢,他們一定會嘲笑我,不接納我的。」 這種生活在恐懼中,往往會令自己裹足不前,擔心會犯錯,擔心旁人不接納,寧願靜靜地接受任何現實的環境,但同時間產生很大的憂慮,甚至將一些幻象和不合常理的事也相信會發生,令自己的生活缺乏真實性,影響情緒,影響對現實的判斷能力,更影響自己的思想。 大贏家不會讓自己去沉迷在不切實際的環境和思想裏,不去扮演不是自己的角色,不去給自己藉口,令自己不需要負上責任。 還有,大贏家、大輸家不同的包括他們如何能夠建立親密的關係,去愛和被愛,去給別人自由度去活得更真誠、更不會被人操縱。 難怪我們時常聽到「半杯水」與「半隻空杯」的分別。 (大贏家之五)容順泉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