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合作社出售平貨受歡迎 耆英護理會計劃千人參加
  • Date: Sunday, December 28, 2003
  • Synopsis: 【明報專訊】提倡「耆英協助耆英」及「生活與工作合併」的加拿大低收入耆英護理院計劃聯會,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提倡「耆英協助耆英」及「生活與工作合併」的加拿大低收入耆英護理院計劃聯會,籌劃者之一的劉天就指出,聯會目前吸納了1000名耆英成為會員,而「耆英愛心超值食品合作社」的概念受歡迎,相信明年6月就可達到5000人。 明年6月會員將達5000人 曾經是香港妙麗集團負責人、天天日報社長的劉天就,對於運作一個他認為「真正」非牟利的耆英護理院,也展示獨特的經營眼光:「社會上有許多非牟利機構,部分經費需要放在支薪職員身上,而這分支出相當可觀。」所以加拿大低收入耆英護理院計劃聯會完全是由義工組成,如此,捐款及收益才能全數用在會員身上。 在會員不需要繳任何會費又無政府資助下,聯會必要開支從那裏來呢?聯會首屆會長劉燕玲及劉天就本人,率先出錢出力,奠下根基。劉天就表示:「其實富裕者心裏是孤獨的,這也是許多富人身後將龐大遺產捐給慈善機構,而非子女。」他說,自己身為耆英,加上回饋社會的心態,開始這個構思,也期望與劉燕玲兩人的行動,收到「拋磚引玉」效果,得到更多有財力的耆英或贊助者支持,達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境地。 達成護理院的最終目標前,「耆英愛心超值食品合作社」已經先起跑,由供應商方面得到優惠批發價格,讓入會耆英可以以低於市價30%到40%的價錢,買到不同罐頭及乾貨食品。一對夫婦說,是在朋友介紹下,知道有平價物品銷售,所以前來登記成為會員,也覺得貨品質量佳。劉天就指出,這種口耳相傳的方法,令聯會在短時間內就有1000名會員,預估在明年6月前可以達到5000名會員。 在他的藍圖中,興建耆英護理院需要10畝土地,1畝用以興建護理院,其他9畝是作為自給自足之用,耆英的每月收費控制在900元以下:「首間護理院容納200名耆英入住,9畝土地交給耆英飼養家禽及種菜,收成供日常食用,又可銷售賺取運作經費。」 護理院力求自給自足 劉天就說,耆英雖然步入晚年,學習腳步卻不應停止,也不要失去工作動力,這樣也可以維持身體健康。例如耆英從具備電腦專長的義工習得技能,就可以負責護理院內的電腦文書工作,不但節省支出,也讓生活更有意義。而具備護理背景的耆英也可以率先入住,照顧護理其他耆英。 聯會先前舉辦的義工表揚大會,有50多名義工分別拿到由三級政府發出的感謝狀,也有不願具名的耆英捐出30多萬元,其他贊助商也有5000到25萬元不等的捐款,支持護理院興建。劉天就指出,目前已經在列治文選擇數個地點,其中一塊地點是西敏公路(Westminster Hwy.)夾花園城市路(Garden City Rd.)間,屬於聯邦漁業與海洋部的土地。聯邦國會議員蘇立道已經承諾,為聯會爭取10畝土地建耆英護理院。 在列市Anderson路8111號180室的聯會辦公室內,不斷有會員進出購買平價食品,而義工則盡職分擔各種事務。劉天就說,近期辦公室需要擴展規模,他寄望未來1至2年內,首間護理院工程能夠動工。 {} 為推動這個理念不同的協會,劉天就形容要花費許多時間跟相關單位聯絡溝通。牆上「努力爭取」的標語,應該是最佳寫照。(楊凌竹攝) {} 平價商品物美價廉,許多耆英都聞訊前來購買。「耆英愛心超值食品合作社」回饋耆英的宗旨,成為聯會短期內吸收了許多會員的原因之一。(楊凌竹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