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重慶工會團訪加交流 不主張勞資對立 作橋樑尋雙贏
  • Date: Friday, November 5, 2010
  • Synopsis: 【明報專訊】代表近500萬名勞工的中國重慶市總工會6人訪問團,在加國進行為期4日的交流訪問,於昨日與本地工會組織見面,了解本地工會系統及運作模式,認為有助中國向外資企業推廣工會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代表近500萬名勞工的中國重慶市總工會6人訪問團,在加國進行為期4日的交流訪問,於昨日與本地工會組織見面,了解本地工會系統及運作模式,認為有助中國向外資企業推廣工會。訪問團指中國工會並不主張勞資對立,強調工會應該在保障勞工權益的同時,兼顧企業發展,協助勞資雙方獲得雙贏的局面。 由重慶市總工會副主席冉崇倫帶隊的6人訪問團,昨日在本那比與本地專業文職378工會(COPE 378)會面,交流兩國工會制度及運作細節。重慶總工會的會員人數高達489萬人,人數之多讓本地工會代表吃驚。 與會的本地工會代表,對中國工會的醫療福利、職業培訓、最低工資,以及營運經費等問題表達強烈好奇心,訪問團則一一細心回答。訪問團則對本地工會強勢爭取勞工權益的情況提出詢問,特別關注工潮等情形。 在營運經費方面,冉崇倫透露在中國參加工會的企業,必須將公司營利的2%交給地方工會。這筆錢中的60%將用於地方工會的培訓計劃等,另外40%則上繳中央的中華全國總工會,由總工會根據各地區經濟發展的情況差異,撥回相應的金額給地方工會使用。而參加工會的勞工,也必須將1%的所得上繳工會當作營運經費。 冉崇倫會後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在中國推動工會時,發現很多外資企業對工會相當抗拒。這次首度出訪加國了解本地工會制度後,他才了解兩地的工會制度存在極大的差異。 冉崇倫透露,中國工會制度的概念是「與企業合作,一起照顧勞工」。他認為企業與勞工的目標其實非常一致,勞工要獲得好的工作待遇,首要條件是企業要持續發展。勞工提高生產力,企業便能賺錢,勞工則可得到更好的工資及福利。 冉崇倫指中國工會並不主張勞工與資方對立,強調勞資對立「很傷感情」,會造成生產力低落,甚至釀成公司倒閉,最終勞資雙方皆會受害。他認為中國工會更像是企業與勞工間的橋樑,不僅要代表勞工向企業爭取工資及福利,也要幫助企業讓勞工提高生產力。 不過冉崇倫表示,雖然加中兩地的工會制度存有很大差異,但加拿大工會開展工作的系統性,以及與資方交涉勞工福利的手腕,仍是值得他們學習的對象。 中國工會訪問團為期4日的訪問行程,前日已訪問過多倫多的工會組織,大溫地區昨日為最後一站。訪問團今日將啟程返回中國,臨行前則邀請本地工會前往中國訪問,並希望能互相締結「友好工會」。 中國工會與本地工會交流,前排中為冉崇倫。(馮勲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