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全情投入生活節奏
  • Date: Thursday, January 25, 2001
  • Synopsis: 今天是金蛇年的初二,謹在此向各讀者及朋友恭祝新春愉快,心想事成,同學們學業有成,步步高陞。
  • Article Text: 今天是金蛇年的初二,謹在此向各讀者及朋友恭祝新春愉快,心想事成,同學們學業有成,步步高陞。 上周在本欄曾回應列治文市學務委員區澤光所提出有關德育是學校與家庭的共同責任,隨後亦有機會與區博士及資深教師葉吳美琪傾談,大家深覺德育的培養是不可缺少的一環,但亦是非課程式的方法才能見效,作為學校科目的一分子則太理論化和空談。 交談中帶出有些值得留意的學習問題,也是移民家庭來到加拿大要去探討的事情,例如在原居地男同學與男同學拉手共步是平常之事,既無色情,也無令人反目的地方。但同樣事情在本地中小學校園出現時,難免會招來一些不雅的稱號,或會有歧視的眼光在偷看呢! 日常生活的小事,傳統的運作,在另一個文化習俗的環境下,亦會構成不必要的誤會,甚至同學之間互相爭執,繼而動武。 當然,大家可以我行我素,不需要理會他人的猜疑,也懶得管別人怎樣想,但在成長過程中,若要大家同學和睦相處的話,彼此去了解不同的文化習俗及建立尊重的態度,也是無可厚非。 還記得兩年前在本欄寫大除夕的回想時,談論過華裔家庭在北美洲存著憂與喜的挑戰,也寄望家庭去處理雙文化、語言及思維的適應,就是這個原因。 若果能夠處理得好,子女們在學校及社交場所中能夠容易被接納,也能夠清楚去明白他人的思維及回應。 反過來看,如果父母和子女們都是生活在過去,自己與身邊的事物都沒有連接的關系,只是時常單單回味原居地的新聞時事、娛樂資訊,茶餘飯後的話題都是圍繞繞過去式的節奏,雖然是可行,但很快便令子女模仿過來,對現在式的社會動態,市場狀況,公共事務身邊事物都不感興趣,那又怎能培養出對本國本地文化思想關注及貢獻的年輕一代呢?最後吃虧的是自己,覺得格格不入,成為夾縫中一族。 容順泉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