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林森小傳
- Date: Saturday, August 20, 2011
- Synopsis: 林森,字子超,號長仁,1868年3月16日出生於福建閩侯縣,後來曾經在台灣求學,畢業後在台北電報局任職。台灣割讓日本後,林森投入抗日行列,失敗後返回中國。1905年加入同盟會
- Article Text: 林森,字子超,號長仁,1868年3月16日出生於福建閩侯縣,後來曾經在台灣求學,畢業後在台北電報局任職。台灣割讓日本後,林森投入抗日行列,失敗後返回中國。1905年加入同盟會。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軍起義,辛亥革命拉開序幕,林森成功游說駐九江的新軍標統馬毓寶投入革命陣營,在10月23日晚上10時鳴炮起義,通電全國,領先其他省份及大城市。 清軍其後攻陷漢口,林森率領敢死隊運送槍支彈藥錢糧支援武昌。林森返回九江後,又參與策劃長江海軍艦隊起義,攻取南京等行動。 孫中山對林森的評價是:「武昌首義,九江最早響應,鼎力支援,使革命得以順利發展,如此之功,吾人佩甚!」 林森由1931年起,擔任國民政府主席,年期長達12年之久。 1943年5月,林森在接見加拿大大使前,因車禍致頭部受重挫,8月1日不治逝世。國民政府舉行隆重國葬,並將閩侯縣改名為林森縣作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