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焦點人物 香港食神倡食腦化粗菜為佳餚 梁文韜讚溫市亦有令人驚喜美食
- Date: Sunday, March 20, 2005
- Synopsis: 【明報專訊】「食神」駕到!被香港譽為當代食神的飲食名家梁文韜,代表法國廚皇會中國分會到多倫多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食神」駕到!被香港譽為當代食神的飲食名家梁文韜,代表法國廚皇會中國分會到多倫多主持講座完畢,抵達溫哥華時備受本地飲食界重視,昨日更在列治文一間酒家試菜,不少食客看見他均說「食神!」他提倡的飲食新概念與環保不謀而合,要食得簡單,不能暴殄天物。
「我首先聲明我並非食神,因為神是無敵,我絕對不敢說自己無敵,但你們遇到我,你們肯定有食神。」曾奪得法國藍帶美食會「藍武士勳章」、法國美食會Master Chef及金獎、法國國際廚皇優異五星獎章等數不完獎項的梁文韜,謙虛及幽默地道出他希望將美食帶出人間歡樂的心聲。
他謙稱自己是「半個酒樓佬加半個廚房佬」、「半個油雞佬加半個做餅佬」,從他口中的半個,可以知道他對飲食文化涉獵甚廣,而且是紅褲子出身,滿身盡是飲食實戰經驗,並非那些「口慷慷、大隻講」類型的食家。
對於飲食文化,他劈頭第一句說:「每道菜為什麼需要那些伴碟的蔬果裝飾,除了好看之外,誰會吃下,何必浪費農夫辛苦種出來的食物,我提倡每碟菜都要全部吃下。」他繼續說:「我並不主張多吃鮑魚、魚翅、干貝之類的名貴食物,鮑魚多少年才可長成一隻,現時盛產鮑魚的水域,幾乎被捕捉一空,何必呢!」這全新的飲食環保慨念令人佩服。
「我在2000年奪得法國金獎的一道菜,是金銀蒜蒸南瓜,以生、熟蒜頭加蝦米、牛油等,再加上適當的醬料,全道菜的材料沒有一樣名貴,只要配合得宜,家常食物亦可成為上菜。」梁文韜認為習廚應該學「煮好而唔係煮貴」,要讓食客有食神,廚師一定要「食腦」。
他說,任何事物均有常理,食物亦然,違反常理絕不能煮出好菜,例如食蠔是取其味鮮且滑,但有些人煮糖醋蠔,蠔的鮮味及滑感全被奪去,怎會好吃。此外,一些廚師煮鱔羹,將鱔切成片,完全違反鱔魚本身直紋的原理,煮出的鱔羹所有鱔肉都散開,沒有口感,若將鱔魚順紋直切,再加上木耳、筍等的切絲材料同煮,有鱔魚口感且有鮮味。
梁文韜到訪溫哥華多次,他認為溫哥華的美食雖然有一定水準,但部分食肆稍欠創意,可能較少「識食」的食客督促廚師,但他很驚訝這次在列治文一間酒樓,可品嘗到被視為下價的福壽魚,弄出極為出色的菜式,廚師將魚骨起出,以陳皮、老薑等簡單材料燉湯,既美味亦簡單,他相信只要食客有要求,溫哥華的廚師會有驚喜傑作。
在他的飲食世界中,最難忘有兩道菜,一道是在日本品嘗的生水魚心浸麻油,另一道是在法國時吃下的肥大活芝士蟲夾薄餅,回想至今仍佩服自己當時有勇氣吞下。
梁文韜在香港除了是知名食家外,亦經營有酒家,他說在飲食行業打滾多年,所持的座右銘是「鹹、酸、苦、辣自己試,人情甜味讓客嘗。」這樣才能讓飲食界有前景。 本報記者
{}
梁文韜嘗試出自溫哥華廚師的「蟹肉石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