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職場欺凌值得關注
  • Date: Tuesday, December 14, 2004
  • Synopsis: 最近閱讀一篇有關機構心理的文章,想與大家分享,更希望喚起打工仔與管理人的關注。近年人們探討家庭暴力
  • Article Text: 最近閱讀一篇有關機構心理的文章,想與大家分享,更希望喚起打工仔與管理人的關注。近年人們探討家庭暴力、校園欺凌和社會矛盾,但工作間的欺凌傷害往往被忽視。事實,不少人仍默默地忍受工作間的欺凌。或者逼於無奈、可能不懂應付、又或許投訴無門! 工作間的小圈子是很普遍的現象,問題在當小圈子建立了地盤和勢力坐大後,繼而會針對同輩、下屬甚至上司。他們聯群結隊、玩排擠、玩冷漠、玩針對、玩批鬥、玩離間、採取不合作的態度、漠視紀律。他們有陰謀地標籤被視為威脅到他們利益的人,敵意地針對某些人;製造散播謠言、惡意抹黑;雞毛蒜皮的挑剔,吹毛求疵的捉錯,作無理的要求;在大庭廣眾間含沙射影、挖苦、奚落、孤立、恐嚇、指摘、謾罵,令受害人尊嚴受辱。 機構心理學家指出,集體行動令人自以為行為正常,把集體行惡合理化。群體可令人作單獨個體做不出的行為,令人失去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恃人多勢眾攻擊一人或一小撮人,使受害人無助難以反抗、殺傷力大。在群體勢力污染下,人會變得殘酷,顛倒黑白、罔顧他人感受,嚴重影響工人精神健康。 在工作間,惡勢力的滋生,多因「欺凌者」的性格偏差,權力慾和控制慾大,又或自卑心重。然後物以類聚、近墨者黑、或羊群心態。為了獲得護蔭和利益,巴結奉承,以獲惡霸的認許。被動的參與者,因恐懼被排擠,害怕成為攻擊對象,在群眾壓力下,為了生存要埋堆自保,因而助紂為虐。旁觀者或視而不見、或默不作聲。能夠辨別是非,拒絕同流合污者,須有一定勇氣。 人人皆希望工作的地方安全健康,上班開心。工作間的欺凌,足以危害員工的精神心理健康,嚴格來說也是一種「工傷」!若不及早阻截,可像病毒擴散,破壞機構。「欺凌者」應受心理治療或處分,「被欺凌者」須學習正確面對與處理。香港名導演高志森近日有句名言。他說:上等人講創意、平凡人說平凡事、下等人講是非。記住,他人的閒言閒語只不過是人生的某一面,職場並非人生的全部,只有抱從容不迫的態度, 努力去磨練自己才是正確的人生道路。 中僑專業培訓學院——黃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