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四柱方案」的成功例子
  • Date: Tuesday, January 2, 2001
  • Synopsis: 討論和支持「四柱方案」的朋友雖然多了,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了解什麼是四柱方案。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討論和支持「四柱方案」的朋友雖然多了,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了解什麼是四柱方案。 開宗明義,四柱方案就是「預防、治療、執法、減低傷害」。預防和治療人人都不會反對,加強執法更是一致贊同,只有「減低傷害」是歷來爭論不休的,即使它在別的地方有成功先例可援。事實上,更徹底對付毒品問題,這四柱支柱缺一不可。 就像醫生治療病人,「醫者父母心」;四柱方案基於同一原則,認為把毒品問題看作健康問題處理,才可對症下藥。若單純當作罪行問題,「野草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毒品問題仍不能解決。 因為毒品不單影響個人,亦影響家庭以至整個社會。 溫哥華市議員肯尼迪(Lynne Kennedy)提出且全力支持的「利物浦模式」,開始改變部分人士對四柱方案的看法,例如「社區大聯盟」的李溢先生和華埠商會的李偉謙先生,他們改變了原先反對的立場,令人欣慰。 「利物浦模式」正是採用四柱方案對付毒品問題。 在減低傷害此一支柱上,利物浦透過全面交換針筒和海洛英處方計劃,一方面阻遏愛滋病蔓延,一方面防止毒禍擴散。醫護人員和外展工作者利用針筒交換計劃,保持與吸毒者的接觸,隨時予以協助。至於一小撮無法戒毒或不適用美沙酮治療的癮君子,則可合法獲得海洛英注射劑。遍布各區的治療中心,提供廣泛服務,由短期的解毒到長期的美沙酮治療及海洛英處方分發,無一不備。 由於吸毒者可自診療中心得到海洛英注射劑或美沙酮,故此利物浦不設安全注射屋,但向吸毒者及其家人提供相應的輔導及支援服務。 去年二月,我親自到利物浦,目睹四柱方案在當地的執行情況。在政府、警方、醫療和社會服務機構的通力合作下,他們有效地降低愛滋病和其他因毒品導致的疾病擴散速度。這使我想起溫哥華,要各方放下歧見,同心協力,卻是如此艱難。 我又想起當地反毒小組一位負責人的說話:「我們的責任之一是保護生命,所以在毒品政策方面,我們必須兼顧執法和挽救生命。我們固然要把吸毒者送到適當的機構處理,但同時也要照顧他們的健康,因為我們也是他們的警察。」 誠然,減低傷害和執法同樣重要,利物浦警察所抓毒販數目,全英第二。他們把毒販送交適當的醫療或服務部門處理,盡可能減輕濫用毒品對所有人帶來的損害。這是「利物浦模式」的成功因素。 {} 關慧貞 當值議員 【讀者如有意見或問題,可來函或傳真本報社區版代轉當值議員或委員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