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以身作則談理想
  • Date: Thursday, January 2, 2003
  • Synopsis: 近日香港尖沙嘴文化中心事件,令青少年人站起來充當「愛護公物大使」,負責協助清理垃圾,也去以身作則感染他人不再亂掉垃圾
  • Article Text: 近日香港尖沙嘴文化中心事件,令青少年人站起來充當「愛護公物大使」,負責協助清理垃圾,也去以身作則感染他人不再亂掉垃圾、塗鴉等行為,值得大家借鏡。 二零零三年剛開始,家庭和學校都需要新的方針和使命,令青少年人能夠有義務和勇氣來實踐公民的責任。 懂得紙上談兵的可以繼續討論社會如何不公平,亦可以質疑這群愛護公物大使的工作,連立法會的議員也只會投以懷疑眼光,但對這群弱勢少數的百名大使,這個世界已經是與前有別了——正因為有他們肯挺身而出,放棄除夕的「歡樂」時光,跑到街上充當「垃圾佬」。 溫哥華的學校和公眾地方,大眾也看到不少滿是塗鴉的牆壁、公物受到破壞,在很多社區中心內已經是見怪不怪的慣性例子,但總是有一天,大家醒過來,說一句「不可繼續下去」,開始去改變現實,將一些理想灌輸給有能力去作「身教」的分子,這是好的開始。 溫哥華華埠曾經舉辦過清潔運動,勸喻大眾以公物為重,不掉垃圾、不塗鴉,愛公物如私人物品,是社區性的運動。 家庭方面,大家值得去討論怎樣可以去幫助青年人建立自己的使命,不怕遭其他同輩的挑釁襲擊,也不怕嘲笑,只要對準目標,可以勇往直前。 青少年人在這些缺乏社會文化立場的環境中長大,實在有需要去接受社會的使命和責任,以身作則,見義勇為,為群體、為社區出一點力,盡上本份。 聖誕節期間,有學生集腋成裘去捐贈食物,令受益人感到人間的溫暖,但最得益的是一群學生,能夠跳出以自己為中心的框框,四處募捐,為他人想。 我們的社區存在不少的需要,有明顯的如食物庫、慈善組織;也有些是比較隱閉,要透過一些留心社會關心民生的眼睛才看見,這是青少年人自發去尋找的機會,將自己的理想和改變現狀的勇氣活出來,作社會大使。 容順泉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