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何思撝書展享譽港澳 前輩學人推重 博物館紛予購藏
  • Date: Friday, June 19, 1998
  • Synopsis: 【溫哥華消息】書法名家何思撝前月應澳門政府基金會邀請,回港澳作書法巡迴個展;其後又應中國作家協會之邀,訪北京、青島、濟南、曲阜等地,日前回到溫哥華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溫哥華消息】書法名家何思撝前月應澳門政府基金會邀請,回港澳作書法巡迴個展;其後又應中國作家協會之邀,訪北京、青島、濟南、曲阜等地,日前回到溫哥華。 該展覽名為《回鋒萬里三千年》,展品以通行於三千年前之甲骨文為主,共一百件,甲骨文居半;其餘為金文、大篆、石鼓文、小篆、女書、隸書、楷書、行書、行草、草書、狂草,可說中國書法史上主要書體,均可在展場中見到。其中獎有高八、九尺巨聯,也有高僅二寸微型手卷;既有一、二尺大字,也有蠅頭小楷。 書寫內容豐富而新穎,除何氏自撰詩文、對聯及白話詩外,均為前人第一流詩文作品,包括《禮記·大同篇》、《心經》、文天祥《正氣歌》、林則徐對聯;黃遵憲、劉光第及丘逢甲等吟誦香港、澳門之詩作。創新題材則有甲骨文書印第安圖騰柱、象形字小品、日本古俳句四體四屏等等。 用紙方面,特別講究。用上灑金、色箋十多種,具裝飾性、雅俗共賞。包括雪白灑金、仿古灑金、米黃灑金、桃紅灑金淺綠灑金及雪白灑銀箋。又有白雲箋、蟬衣箋、白色髮箋、顏色髮箋、杏黃箋等;更有寫在純金箔上之作。金銀輝映,諸色紛呈,一般書法展中未見。 原香港大學教授羅 烈讚許何氏謂:「獨運匠心,刻意營造,使無字不可以甲骨文出之。後有繼者,必推何君為祖禰。」 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馬國權教授評何氏謂:「書風隨時代而演進,傳統前衛兼收,謁筆墨漲俱備。藝術最重創意,識者幸共鑒之。」 香港學者、名書法家何叔惠,以小楷享譽,特推許何氏自跋《心經》手卷中所書小楷,在展場中喜不自勝,連稱「入魏晉」。所謂「入魏晉」是傳統書家夢寐以求、高不可攀之境界。 國際知名學者、甲骨學專家饒宗教教授,細看全場每一個作品後,對甲骨文《心經》,最為讚賞,向在場採訪記者表示:「寫得很好,很調和、統一。」 何氏自三年前寫出第一幅甲骨文《心經》後,迄今所寫超過一百幅,滿意之作均鈐自刻《甲骨心經》心形印,並鈐編號印。編號印每鈐一次後即行磨去,刻下一號。其中金箔本莊嚴富麗,微型手卷小巧精緻。此次展出不同尺幅《心經》多件,大部分為觀眾購藏。西方人則較欣賞圖騰柱、象形字小品,日本國駐香港總領事槙田邦彥伉儷兩次來觀,何氏一幅石鼓文五言聯獲欣賞收藏。 港澳之展及大陸之行,何氏甲骨文書法頗引起文化界注意,澳門博物館、澳門基金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現代文學館等文化機構,紛紛購買、收藏。 國際知名學者、甲骨學專家饒宗教教授在何思撝書法展場中。門榜為饒教授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