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來書 回應陳卓愉部長,承蒙抬舉!
  • Date: Friday, May 30, 1997
  • Synopsis: 1.中藥界從沒有反對合理的中藥管制,但不能接受以西藥管理方式,來硬性加在中藥上,這是維護中藥數千年的歷史、經驗和實踐。 陳部長反說我們「舉著」保衛中華文化的的旗號,反對中藥被管制,說是道非,請問陳部長:你居心何在?
  • Article Text: 1.中藥界從沒有反對合理的中藥管制,但不能接受以西藥管理方式,來硬性加在中藥上,這是維護中藥數千年的歷史、經驗和實踐。 陳部長反說我們「舉著」保衛中華文化的的旗號,反對中藥被管制,說是道非,請問陳部長:你居心何在? 2.百分之一點五的上限,陳部長解釋,為全部費用,不會高於年銷量的百分一點五,其實是領有DIN,有交年費證書後,更須要合格領有Establishment License後,這三個費用繳足,才有資格交百分一點五之年銷額的「Establishment License Fee」沒有做足功課,就自以為是的,開記者會,這不是「誤道」群眾嗎? 3.中藥有毒一——如果中藥有毒,數千年來中國人應已絕種,早已被中藥毒死,又怎會有今天的華人部長,在這裏是非不分地製造分裂、矛盾,這難道不是散布「謠言」? 4.邀功——有任何一點點的成果,就爭認為自己的偉大功勞,從數年前的當歸事件,到今天的七零五條款的停止,如果不是溫哥華、華埠商會、數年前的大力支持,聯合多倫多的業內人士的合作及全加華人做後盾,更有其他族裔的反對聲音,衛生部會那麼容易把七零五條款放棄?陳先生,你不是在「撒謊」又是在做什麼? 5.七零五條款,在九六年全年中,衛生部的專人小組在Dr. Welsh帶領下,曾在我會要求而來到溫哥華,開業內諮詢會議,更在各地華人的要求下,接受華人派出三位專業代表進入這諮詢小組中,這是在九六年六月成事的,更在九六年秋天時安排全國華人代表到渥太華開會,會中更通告七零五條款,在繼續的研討中,希望在九七年春天成為法案,華人業內人士,就在那數月中,盡所有的方法,同時進行資料搜集,以證實七零五條款內的中藥部分的安全可靠,反對管制這些中藥,多倫多、滿地可及溫哥華,經年努力,結果在陳部長口中卻變成了他的功勞,更成為他的私人班底所安排的成果。 6.七零五條款的消失——陳部長說,此條款只是內部指引,並在年前停止,請問一聲,如果在年前停止,為何在九六年全年中勞民傷財的開會研討,更與全國的華人代表諮詢?陳部長為何不能誠實的告訴大眾,這是在重大的壓力下,被迫臨急臨忙公布停止條款,但不甘心,又拐彎抹角地匆忙公布組成另一諮詢委員小組,還在各地徵求推舉名單中,就斷然公布有陳部長「欽點」之委員會閱組名單! 7.陳部長說:他爭取,中成藥和中草藥分開管理——試問陳部長從何處?根據什麼資料?何方人士的要求,而下定決議,須要把中藥分為中成藥、中草藥,並加以分開法則去管理?只有個別有企圖的人才會有這種要求。中國醫管局的專家,斬釘截鐵地說中藥不能分為中成藥和中草藥來談論及管理,謝華真教授也支持這個論調,而陳部長的支持者,吳醫師也說這是不可能,同時更申明中成藥是不能申請到DIN,故此陳部長口口聲聲說他與業內人士兩年來的長期交流、諮詢,請問與誰交流?向誰諮詢?陳部長不過在閉門造車而已。 8.陳部長標榜為「維護加拿大人的健康、安全」發表定必要管制中藥論。請問陳部長,有多少加拿大人民是因為中藥而死亡?有多少加人因中藥而健康被破壞?有多少加人因中藥而損失了安全? 9.關於我要求見陳部長一事,幸好每次打電話,都不是由我個人打電話,多由公司職員安排。九六年去渥太華開會之前,本意是請陳部長穿針引線,但多次的要求,不但得不到幫忙,連一句回話也沒有,當年為當歸一事,我幸運的得到Fraserview的M.P. Mr. Fraser全權安排,他當年是Speaker of the House,管職應比陳部長高吧?他不但安排一切,更派一職員全天陪伴我們兩地的代表與衛生部人員開會,兩次去渥太華的差異,使我心中嗟嘆不已?在今年陳部長召開的圓桌會議之前,約兩個月,我本人打電話予陳部長在列治文的辦公室,得到的回話是陳很忙,不知何時有時間,我只得把打電話的原因告訴該位小姐希望與他研討一下中藥問題,之後就再沒有接洽,但不久就收到陳部長辦公室的電傳,要求我做他的競選義工,我的職員代我回電,告訴沒有時間,但會在可能範圍幫忙。 又不久接到一個電話說,陳先生準備開一中藥諮詢會,要我去參加,我非常高興,而也第一次知道她是Anna。我並問Anna地點、日期,及與會人士,Anna說只是準備,有了確實消息後再通知。(二之一) 讀者 于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