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候鳥南飛 避寒寄寓 國境海灣冬日來客百五萬
- Date: Friday, May 15, 1998
- Synopsis: 知性之旅 國境海灣擁有一萬一千公頃的海洋資源,為處於危險時刻的重要生態系統,是太平洋候鳥遷移飛路上重要的一環。每年估計有一百五十萬隻水鴨在冬季飛來此地覓食棲息。這裏有全加拿大冬季密度最高的大藍鷺
- Article Text: 知性之旅 國境海灣擁有一萬一千公頃的海洋資源,為處於危險時刻的重要生態系統,是太平洋候鳥遷移飛路上重要的一環。每年估計有一百五十萬隻水鴨在冬季飛來此地覓食棲息。這裏有全加拿大冬季密度最高的大藍鷺、黑腹濱鷸(Plover)、喵鷗(Mew Gull)、毛腿鷹、紅尾鷹,與北方鵟鷹(Harrier)。冬季時節,又以綠頭鴨、尖尾鴨與赤頸鴨最多。 國境海灣擁有一百四十公頃高潮間帶鹼水濕地,以及超過三千二百公頃的鰻草海床。退潮時,將暴露出有一點五公里寬的泥地,這正是許多海洋生物如蠕蟲(Worm)、帽貝(Limpet)、螃蟹(Crab)、岩藻(Rock Weed)、螺貝(Periwinkle)、岩藤壺(Acorn Barnacle)賴以生存的家。 國境海灣的海灘為混合併細沙、碎石的泥灘(Mud Flat),這類泥灘常含微細動植物的腐植土與細菌,是許多海洋生物的食物。由於泥灣缺乏可以依附硬物,同時,這些生物難以移動、捕捉食物,以及呼吸,因此,許多動物生長於表面或有開口與表面的窪地或孔內。反之,一些靠皮膚呼吸或吸收營養的動物,如海星、海膽,以及許多魚類,由於泥土可能蓋住牠們的鰓,牠們很難生存。 對這些躲在泥土下面的蠕蟲或螺貝而言,潮水並不影響牠們的生存,同時亦能保護牠們免於日曬之苦,也沒有缺水的顧慮。國境海灣淺水沙灘裏,通常僅有幾種蝦子與蛤貝隨著潮水游泳。鰻草(Eelgrass)的根部深入泥地,可以防止泥沙流失,繼而提供端足類(Amphipod)、等足類(Iso衛pod)、螺貝(Snail)、裸鰓類(Nudibranch)、螃蟹與魚類棲息地。 雖然居住於泥沙內的動物較安全,但是大量的蠕蟲顯然吸引各種獵食者。退潮的時候,海鷗,各種濱鷸就沿著海灘,以牠們細長的嘴巴插入泥沙中,覓食這些富有高蛋白的蠕蟲。漲潮時,一些比目魚(Flatfish)就自深水處游進淺灘獵食小蛤貝、螺絲。 台加文化協會眾色俱樂部將於五月十六日(星期六)下午一時至三時在國境海灣舉辦生態步行,這次活動由大溫哥華公園局解說員解說,在下協助傳譯解說。集合地點由Tsawwassen第12 Ave接Boundary Bay Road, 3rd Ave, Cen衛tennial Parkway進入公園停車場。這次活動由大溫哥華公園局主辦,該活動自上午十一時卅分至下午四時,可自行提早或準時參加。該活動會員免費。如需要詳細地圖及資信可洽台加文化協會義工楊太太二七七·零六二二或陳太太九二六·七四六零。台加文化協會其他活動查詢可電二六七·零九零一至二。 台加文協 林聖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