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兩個城市 一個故事
  • Date: Tuesday, January 30, 2001
  • Synopsis: 最近發生在喬治太子市的一些事,讓我想起溫哥華市中心東端。相距八百公里的兩地,竟然如此相像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最近發生在喬治太子市的一些事,讓我想起溫哥華市中心東端。相距八百公里的兩地,竟然如此相像;似乎疏遠,卻又關係密切。 這得從一個包含多種服務的房屋建設說起。這個計劃,是省政府履行《溫哥華協議》承諾的部分,在全省不同地點,撥款發展可負擔的居所,讓有需要的人士可在本身社區重過穩定的生活,由「抗貧行動」(ASAP)負責建造和營運的這項建設,專門安置面臨無家可歸的人士,即是說,服務本地居民。 可是,很不幸,喬治太子市市中心一些團體,阻止這項計劃,他們拒絕讓同屬一個社區的居民接近他們營商範圍。他們想盡辦法,力圖把那些低收入居民逐出所屬社區。 這種情況是不是和溫哥華市中心東端很相似,在抗議聲中,叫得最響的是「分散服務」,避免其他地區的吸毒者前來本區。事實上,多年來,我和其他有關人士,一直力促分散服務,讓不同地區的居民能夠在他們自己的地方獲得服務,讓他們更靠近家人、朋友。喬治太子市的建設計劃便是例子。正如溫市中心東區,必須提供毒癮治療服務與相應設施,因為成千上百的吸毒者,都是東區居民。 說起來有點矛盾,當我們實行分散服務時,不同社區的團體又倒過頭來反對。他們的目的,其實只有一個:把不受他們歡迎的居民,驅趕到別的地方,就好像喬治太子市現時的情況,要他人離開自己的家園。這樣做,於心何忍? 在溫哥華推行的分散服務,其中一個重要元素,是確保治療服務遍設全市。如今,吸毒者可以在全市的五個健康中心得到和「市中心社區診療所」同樣的服務。這些中心提供針筒交換及美沙酮治療,此外不斷增加的服務包括: ‧溫哥華戒毒所(東二街三七七號)︱︱擴充住院、門診的戒毒或擴充清醒服務收容額,門診戒毒每年將可多收五百五十人,清醒服務則由目前每年一千人增至四千人。 ‧溫哥華戒毒所(科羅多瓦東街一一九號)︱︱擴充收容額,每年增收七百人(現為二千五百九十五人)。  ‧三橋(Three Bridges)診療所(位於Drake夾Hornby)︱︱為青少年與婦女提供額外輔導及醫護資源。  ‧市中心東區以外提供的廿八張婦女復康?位,將於今年九月落成。 ‧「支援婦女房屋示範計劃」(與卑詩房屋協會合作)的十五個單位將於二月落成。 ‧透過全市的「耆英明達計劃」(Seniors Well Aware Program),增加輔導服務。 {} 關慧貞 Jenny Kwan 當值議員 【讀者如有意見或問題,可來函或傳真本報社區版代轉當值議員或學委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