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加中法八藝術家展前衛作品 精藝軒中旬「不確切的快感」
  • Date: Wednesday, April 9, 1997
  • Synopsis: 【溫哥華消息】由藝評家侯瀚如策劃,匯集八位華人藝術家作品的現代藝展:「不確切的快感」 ---九零年代的華人藝術家,將於本月十一日在溫哥華的精藝軒畫廊展出
  • Article Text: 【溫哥華消息】由藝評家侯瀚如策劃,匯集八位華人藝術家作品的現代藝展:「不確切的快感」 ---九零年代的華人藝術家,將於本月十一日在溫哥華的精藝軒畫廊展出,參展的藝術家包括定居在法國的沈遠、王度、嚴培明、楊詰蒼,來自中國的朱加、馮夢波、張培力,以及溫哥華的林景山。作品形式有繪畫、錄像、裝置藝術、電腦光碟等。 「不確切的快感」名稱源自杭州前衛藝術家張培力的錄像帶作品。「不確切」這也是當代藝術家創作狀態的一個概括性描述。 曾經是紅衛兵,其後潛心佛道禪學,如今生活在法國的楊詰蒼,善於以中國文化的哲學和當代的造型語言結合,顛覆那通常壁壘分明的東西文化區別。 十七年前移居法國第戎,才開始在藝術學院接受正式美術教育的嚴培明,可既是個地道的「法國藝術家」,然而他風格獨特的巨幅頭像畫,卻明顯地根植於中國書法與宣傳畫傳統,色彩簡約至黑與白,上色與留白之間呼應完美。 本次展覽中唯一的女性藝術家沈遠,借用日常生活中的用具,如桌椅刀叉之類,轉換為女性獨特的話語,以多層次的作品意涵,發出在「確切的」另類的聲音。 經歷過八零年代轟轟烈烈的前衛運動,巴黎的王度,以報紙、雜誌、廣告等拼織成的彩色名人塑像,來譏諷並批判傳媒在當代社會及文化中扮演的強權角色,反省消閑的「花邊新聞」對公眾關注焦點的操縱。 林景山的繪畫在對文藝復興及希臘古典美的著迷背後,包藏著借古諷今的情趣。 北京藝術家馮夢波,利用電腦創作以名為「私人照相簿」的電腦光碟作品,把自己的「家庭史」和中國近百年的「當代史」交織並融,觀眾在檢視相簿歷史切片的過程中,可主動選擇調閱素材。 另外一位北京的藝術家朱加,把一台超八錄像機縛在三輪車的車輪上,沿著北京塞車不斷的街道走走停停,騎行了六十分鐘,鏡頭裏的景致 ---今日北京的車水馬龍、高樓矮簷與都會男女,實為脫序、混亂、日夜變盪的中國京城之生動造像。 「不確切的快感」的開幕酒會將於本月十一日(星期五)晚上六點在精藝軒舉行,主禮嘉賓有溫哥華美術館館長波加特斯。精藝軒還將在十二日(星期六)下午二時至四時舉行辦座談會。專程從巴黎前來的藝展策劃人侯瀚如,以及藝術家嚴培明、楊詰蒼、王度等都將出席。歡迎藝術愛好者同來參與討論。精藝軒畫廊位於溫哥華市中心尼爾遜街八八八號二樓,在最高法院對面,大樓有地下停車場。查詢電話:六八八·二六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