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卑大教授成功研發改善失禁儀器
  • Date: Monday, May 24, 2004
  • Synopsis: 【明報專訊】卑詩大學一名教授及一名護理系博士生候選人,共同研發出改善婦女尿失禁的裝備,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卑詩大學一名教授及一名護理系博士生候選人,共同研發出改善婦女尿失禁的裝備,目標是要讓婦女們減少尷尬時刻。   統計數字顯示,約有1/3婦女面臨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問題,美國有1500萬婦女、加國有150萬婦女有尿失禁困擾,不過只有小部分婦女願意尋求協助。 運動是改善方法之一   這個定名為「Myself」的發明,是由卑詩大學化學及生物科學系教授平德(Emeritus Ken Pinder)與護理系博士生候選人索查克(Diane Sawchuck)共同研發,運用骨盤運動「Kegels」原理,利用機器進行骨盤肌肉收縮,達到肌肉緊實,減緩或結束尿失禁。 平德解釋,運動、藥物及手術是改善尿失禁的3種方法,醫生通常會建議有需要的婦女進行Kegels運動,因為骨盤肌肉與其他身體部分肌肉相似,透過持續鍛可以預防鬆弛;不過因為骨盤肌肉在身體內部,不能以肉眼觀察,不容易了解是否力在正確肌肉點上,所以通常效果不盡滿意:「手術是改善尿失禁的最終方法,但是手術成功比率不高,甚至導致完全無法控制,整天都要穿護墊。」 不少人不好意思求醫 另一項統計指出,美國每年耗費龐大的醫療支出在尿失禁相關的手術、藥物及護墊等方面上。尿失禁病歷每年新增50萬件,通常出現在懷孕婦女、母親、停經婦女、身體過重、吸者和運動員身上。平德指出,有尿失禁問題的婦女除了經常感到尿意外,在大笑、擤鼻涕及咳嗽時,也會出現令人難堪的情況:「許多婦女因為尿失禁而影響社交活動或日常作息,例如擔心身上氣味不佳,憂慮找不到廁所而不願外出等。」 平德說,他會建議有尿失禁問題的婦女尋求醫生協助,但是她們回答是「不好意思向醫生提出這個問題。」,而「Myself」正好解決這個困窘。 這個設計的緣起,是在卑詩婦女醫院工作的索查克想利用「Kegels」運動原理來設計裝置,於是求助平德合作,從構思到正式面市,總共經歷3年時間。「Myself」一端是充氣式球體,使用者把球體放入陰道,用另一端的控制器選擇不同強度的收縮運動,並可以從控制器面板上觀測運動進行狀況及數據結果。 連用6星期可見成效 平德表示,婦女可以在家中使用「Myself」,一天任何時刻都能使用,每次使用5分鐘,持續6個禮拜可以看到改善。負責製作及銷售「Myself」的美國公司DesChutes對55名25歲到81歲的婦女進行16周實驗,完成試驗的44名婦女,有19人發覺尿失禁不再發生,16人覺得問題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Myself」原來是「Made in China」─中國製品。平德說,DesChutes公司原本選擇墨西哥工廠製作,但是品質規格不符合要求,所以改由中國工廠承製,成品令人滿意。「Myself」現在行銷北美及歐洲,不過尚未進入亞洲市場:「因為亞洲婦女對這個生理問題更難啟齒。」平德解釋。 {} ?平德是「Myself」的發明設計者之一,在家使用「Myself」來改善這個令許多婦女難以啟齒的尿失禁問題。 (楊凌竹攝) {} ?另一名發明者索查克展示「Myself」儀器。 (梁智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