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卑詩北岸下月禁捕蟹 憂損5成魚獲 漁民抗議
- Date: Saturday, June 29, 2013
- Synopsis: 【明報專訊】卑詩北岸7月禁捕大肉蟹,漁民指稱當局的決定沒有足夠科學理據,他們昨日到漁業及海洋部(DFO)辦事處抗議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卑詩北岸7月禁捕大肉蟹,漁民指稱當局的決定沒有足夠科學理據,他們昨日到漁業及海洋部(DFO)辦事處抗議。
在北岸以捕捉大肉蟹為生的漁民,昨日到漁業及海洋部於魯珀太子市(Prince Rupert)的辦公室門外抗議,以示他們對近日當局禁止捕蟹決定的不滿。
代表北岸捕蟹業的協會Area "A" Crab Association要求聯邦漁業部長阿什菲爾德(Keith Ashfield),介入檢討和推翻這一決定。
協會指,捕蟹業為當地經濟帶來1500萬元抵岸價和提供300份工作,對於史基那-沙洛女皇群島(Skeena-Queen Charlotte Islands)的經濟至關重要;「從7月5日起關閉捕捉的決定會對北岸造成經濟災難,因為50%魚獲都是在7月及8月捕獲。」
漁業及海洋部指,其實應在3月1日至8月1日期間禁止捕蟹,因為蟹會在這段時間換殼,但之前一直因為業界所採來的樣本和數據顯示可開放。不過,現時所取得樣本數目不足,未足以說服聯邦當局繼續開放捕蟹,因此當局決定禁捕。
協會反駁指,有關決策者在作出這個決定時,正與聯邦政府有勞資糾紛,而當局日前亦確認,已與該官員解除僱傭合約,而作出禁止捕蟹決定當日,該官員是在放假中。
協會續指,進行採樣本及有關數據分析,是業界出錢與漁業及海洋部合作進行,他們每年花30萬元在這些研究上,是為了捕蟹的持續性。協會批評,聯邦當局此舉會影響雙方多年來的合作關係。
據卑詩海鮮業現有的2011年行業年鑑指,本省約8成海鮮都出口,而蟹屬於出口數值五大類別之一,達5730萬元,主要出口地是中國。
中國及香港列入本省海鮮主要出口地,2011年運送到中國的海鮮,總值達1億940萬元,日本約1億880萬,香港為4800萬元,本省最大市場是美國,約5億1770萬元。
漁民裝卸所捕肉蟹。(AACA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