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去日滄桑如幻彩 紅虹喜傳福音又種花
- Date: Saturday, April 25, 1998
- Synopsis: 背著梨園名門之後的盛名,曾經在大陸與台灣政治最敏感時刻,暗地由大陸前往台灣而惹起哄動,復嘗過離婚的苦澀味,又曾在虎度門外贏得無數掌聲,迷倒不少粵劇迷,在這連串背景的提示下,相信很多都會猜到她是誰?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背著梨園名門之後的盛名,曾經在大陸與台灣政治最敏感時刻,暗地由大陸前往台灣而惹起哄動,復嘗過離婚的苦澀味,又曾在虎度門外贏得無數掌聲,迷倒不少粵劇迷,在這連串背景的提示下,相信很多都會猜到她是誰?
她就是當代名伶紅線女的女兒紅虹。
一九九六年四月移民溫哥華的紅虹,由富傳奇而璀璨的經歷趨於平澹。她深居而不簡出,只是少出現本地粵劇界,轉而將粵曲帶往她所信仰的基督教,致力推廣福音粵曲。
紅虹說,她在新加坡認識到福音粵曲,覺得將粵曲披上宗教衣裳,會令粵曲更具吸引力,且可吸引人回歸真道,尋找真理,這是粵曲美麗的突破。
談到移民,她表示自己在溫哥華是第三度移民,因九三年她在友人鼓勵及幫助下,取得新加坡移民資格,但她喜歡溫哥華的寧靜、地大、花美,而且人情味勝於東岸,故選擇在溫哥華定居。
有人認為紅虹性格反叛,但她承認自己只是忠於原則,並不墨守成規,喜歡有自己的個性。
那麼為何當年在政治敏感時刻由大陸跑到台灣?她毫不猶豫說:「大陸及台灣同是中國地方,中國人在中國內往還,算是反叛嗎?」紅虹的答案可以看出她的聰明。
對於要經歷三度移民,又嘗到夫離子去,是否覺得一生中有不少波折?她很輕鬆地反問:「你不覺得我的經歷是充滿色彩嗎?我親嘗結婚的滋味,又有過生育經驗,亦體驗過離婚感受,亦有種種不是一般人得到的經驗,我生命的顏色何止七彩。」
紅虹把別人看來的苦難視作祝福,所以很多人都渴望能與她一席話。
身為紅線女的女兒,會否覺得永遠無法擺脫母親的影子?紅虹引用京劇大師梅蘭芳:「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作答,她指出一個藝人如果沒有自己風格,一定紅不起來,無法超越,她自己是有紅虹一格,並非十足母親的翻版,她以佻皮的聲線反問:「我現在難道不紅嗎?我叫紅虹。」
她認為粵劇在藝術領域必會佔一席位,只不過是最前或最後,因為華裔到成熟時,會尋文化的根,粵劇的曲詞華麗、音樂動聽、造型奪目,必會吸引華人追求,她並不擔心粵劇的前途。紅虹說,她在溫哥華日常生活喜歡種花,但更希望福音粵曲能開出燦爛花朵。
本報記者 鄒治國
紅虹在舞台下侃侃而談一樣七情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