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又是赤字的時候
- Date: Thursday, January 9, 2003
- Synopsis: 新年剛開始,幾個學校局又要面對財赤的問題,真令家長擔憂。
- Article Text: 新年剛開始,幾個學校局又要面對財赤的問題,真令家長擔憂。 溫哥華學校局將會有二千五百萬元財政赤字,學務委員批評省政府一意孤行,大幅削減對校區的撥款,但教育廳長卻揚言增加了每個學生的比例撥款。對教師薪酬方面,教育廳則一直拒絕就去年落實的合約而增加第三年的百分之一點五,令學校局覺得是有點像陷入了巧婦難為無米炊的地步。 有學務委員促請家長、教師、學生和社區聯成同一陣線,向省政府施壓,並呼籲群眾出席會議,積極發言。 但在家長和學生的角度來說,這種行動存有幾項危險:一缺乏透明度,只作政治工具——溫市的家長每年均要面對削支行動,諮詢會上發言又發言,但只是一種指定動作,學校局的制度未改,溫市的學校局內年薪超過十萬元者乃本省之最,各部門的賬目是普通的市民家長無法了解,記得有報章記者取獲文件後來電給筆者,請求協助去解讀,這種呼籲是製造反對聲音,但未向家長學生作具透明度的解釋,也未能從開源節流的問題上達到同鳴共識。 二提交赤字預算,於事無補——有學委曾經提出呈交赤字預算的主張,如果屬實,教育廳可以解散學務委員,委任專員接任。目前佔大多數的進步選民聯盟是否肯去冒這種風險,寧願被解散而喪掉其席位,實屬疑問。 其實學務委員應以真正需要而設訂預算,實事求是,不再作空談,於事無補。 三提防教師,教育政治化——溫哥華的中學教師協會曾經在一次不記名投票中,通過向省教育廳長提出不信任動議。在其組織上,該行動乃屬自由度所容許,亦是民主制度中的一環。但學生們要留意在學校內絕對不能接納教師假公濟私,將課堂時間變作政治拉攏戰,有如當教師罷教時在很多學校均出現政治化行動,要保障課堂的使用不被政治化,亦很重要。容順泉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