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可負擔屋量北美墊底 溫市擬公交沿線建廉屋
  • Date: Saturday, October 13, 2012
  • Synopsis: 【明報專訊】市長羅品信(Gregor Robertson)昨日宣布,市府將繼續就本月3日通過的「可負擔房屋和保護租戶建議」進行新一輪公眾諮詢。若最終與發展商敲定,上至20個排屋和其他多戶房屋的新項目,將很有可能蓋在臨近公交系統的市區交通要道兩側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市長羅品信(Gregor Robertson)昨日宣布,市府將繼續就本月3日通過的「可負擔房屋和保護租戶建議」進行新一輪公眾諮詢。若最終與發展商敲定,上至20個排屋和其他多戶房屋的新項目,將很有可能蓋在臨近公交系統的市區交通要道兩側,不會高於6層樓,樓宇密度適中,並將以低於市價至少兩成出租。 昨日的宣布在中橋互助會舉行。針對早前有26個社區團體聯合抗議,從小組提交研究報告到市府批准建議的時間過短,房屋可負擔能力市長專責小組(Mayor''s Task Force on Housing Affordability)成員中僑理事關元生表示,溫市可負擔房屋數量在全北美墊底,至少每年多蓋1500個單位才能跟上低收入人士、耆老及年輕家庭的需求,故計劃具迫切性,且尚在籌劃階段,位置未最終敲定,明年6月小組還將對提案進行重新評估。 羅品信指,市民在未來仍有權就計劃提出意見,目前可以確定,新一批可負擔房屋將不會以高密度的高層柏文形式出現,且盡量不會插入現有的獨立屋社區中間,改變其原有特色。羅品信表示,可以借鑒的例子為位於甘比街(Cambie St.)與16街(16th Ave.)附近的可負擔房屋。 作為工作小組共同主席之一的羅品信表示,小組將個人負擔能力的定義設定為年薪21,500元,期望能協助解決低收入人士的住屋問題,目前高漲的房價已非這些人所能負荷。 關元生補充,市府之所以將可負擔房屋的高度設置在6層樓,即60至70英尺左右,是出於建材成本問題考量,因為該高度是可用木材料建房的極限。關元生認為,理想的建房地點包括京士威(Kingsway)兩側及菲沙街社區(Fraser District)。 另外,針對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製造商TomTom前日發表的報告顯示,溫哥華在北美交通最堵塞的前5個城市中名列第二。羅品信表示,市府在選址時亦會考慮通勤因素,緩解擠塞情況。 羅品信(中)昨日在中僑宣布市府將繼續就目前通過的「可負擔房屋和保護租戶建議」進行新一輪公眾諮詢。(王冬樺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