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四亞洲學府溫市聯招商科生 香港科大目標名額120人
  • Date: Sunday, June 23, 2013
  • Synopsis: 【明報專訊】包括香港科技大學、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等四家亞洲學校的MBA課程項目負責人,昨日前來溫哥華舉行聯合招生。他們表示,愈來愈多海外學生申請亞洲學校的商學院課程,以期在充滿機遇的亞洲中獲得實戰經驗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包括香港科技大學、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等四家亞洲學校的MBA課程項目負責人,昨日前來溫哥華舉行聯合招生。他們表示,愈來愈多海外學生申請亞洲學校的商學院課程,以期在充滿機遇的亞洲中獲得實戰經驗。 香港科技大學、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印度商學院、南洋理工學院,昨日假溫哥華市中心泛太平洋酒店(Pan Pacific Hotel)開設展台,為學生及家長提供諮詢服務。 香港科技大學市場入學主管吳亦歆表示,從三年前起四校就開始針對北美市場聯合招生,但來溫哥華還是第一次,香港科技大學今次的海外招生目標為120人;她亦透露,印度商學院今次的海外計劃招生最多,達到750人。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MBA招生及財務資助助理主任季麗浩表示,學校現有的學生中,來自海外的學生佔到36%左右,其中約5%是海外華僑,主要是加拿大、美國的華僑。國際學生中,有一半來自亞洲國家。 他說,亞洲經濟發展迅猛,就業機會較多,對於歐美地區學生的吸引力不容小覷, 以往收受的華僑學生通常是第二代、第三代移民,離開中國多年,已對國內情況不甚了解,有文化隔閡,亦難找到有效關係網接觸到亞洲公司,故選擇開設在亞洲的MBA課程,確保能夠「軟陸」中國就業市場。 季麗浩提到,在來自海外的學生中,一半打算繼承父母在國外的家族企業,另一半國際學生,特別是海外華裔學生,則期待學成後回中國發展,對他們而言,善用中國的資源,增加亞洲市場經驗至關重要。 另外,季麗浩說,跨國公司高管通常會聘用在亞洲部門有實戰經驗的管理人員,故在亞洲市場作出業績,亦是在行內受到提拔的關鍵。 昨日,女兒已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就讀的華裔移民付女士表示,送女兒回中國深造,是想讓她養成靈活應變的思維,更適應中國市場,為將來接替家族企業作好全方位準備。 付女士(左)表示,送女兒回中國是想讓她更適應中國市場。旁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季麗浩。(王冬樺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