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報告建議設「預警系統」監察 溫市不增物業稅比重
- Date: Wednesday, February 19, 2014
- Synopsis: 【明報專訊】獨立檢討委員會一份報告指,溫哥華的物業稅制經過多年將稅務負重由商業轉到住宅後,現已屬穩定,不需要再繼續轉移,但必須建立一「預警系統」監察兩類別之間的平衡和建議幫助物業估價升幅意外地高的業主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獨立檢討委員會一份報告指,溫哥華的物業稅制經過多年將稅務負重由商業轉到住宅後,現已屬穩定,不需要再繼續轉移,但必須建立一「預警系統」監察兩類別之間的平衡和建議幫助物業估價升幅意外地高的業主。 委員會昨日向溫哥華市議會呈遞這份檢討物業稅制的報告,指經過多年將稅務比重由非住宅類(包括商業)逐年轉移到住宅類別物業後,稅制已穩定,而溫哥華較大溫其他地區能「保持其作為商業投資中心的競爭力」。委員會又指,相信溫市現在不需要再將任何稅務負擔,由商業類業主轉到住宅類的業主。 委員會主席漢密爾頓(Stanley Hamilton)建議,溫市必須建立一系列的「指標」,將來可顯示稅項類別何時出現不相稱,而這個「預警系統」其實在多年前便應該建立。 商業類物業現佔溫哥華物業稅收的43%,而住宅類物業佔54%。約10年前,住宅類佔較少比重,這使商人投訴他們需付一個不合比例的高稅額,又使它們不能負擔租金。 卑詩商學院Sauder School of Business退休教授漢密爾頓指,多年來的稅重轉移有助穩定溫哥華的商業,「委員會認為,沒有證據顯示有商業稅差增長或有商業投資離開(溫市)而走到大溫其他城市。因此,委員會建議,市府現時應保持這稅務分擔比率不變。」 由三人組成的委員會是在2006年成立,檢討住宅類及非住宅類物業稅的比重分配和個別物業隨市值增長出現的波動。委員會去年再次啟動來為自2007年起實施五年的稅務負重轉移計劃再進行檢討,有關計劃讓市府可每年將商業類物業稅的1%轉到住宅類,這使住宅物業業主加稅2%。 偉景溫哥華(Vision Vancouver)的大多數政府上台後其實不太歡迎這轉移計劃,但承諾會保留計劃直至其原定年期。委員會另建議,溫市府應該以更好的方法去幫助一些被形容作「熱點」(Hot Spots)物業的業主。它是指那些物業估價升幅出乎意料地高的商業及住宅物業;而出現這些問題的主因是卑詩物業估價處(BC Assessment Authority)所使用的方法不夠靈活,未有考慮每個城市各社區有別,而市府則用這估價來徵稅。 漢密爾頓指,這些物業的業主預計估值只會升10%,但打開稅單時則發現升幅高達40%。委員會建議市府要引入一項以五年平均系統以取代現行的三年平均系統,但那些新興建和土地規劃獲更改的物業則不符合接受幫助,因這些物業的業主該預期估值會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