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大溫油價走勢 專家意見不一 今夏或再破1.7元?
- Date: Thursday, March 11, 2021
- Synopsis: 【明報專訊】大溫地區近日汽油價衝破每公升1.5元,今夏會否歷史重演攀升至每公升1.7元水平,專家意見不一。另外,有大學教授認為,會否出現改用電動車大趨勢,取決於電池成本,按目前下跌的走勢,預計約兩年後出現。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大溫地區近日汽油價衝破每公升1.5元,今夏會否歷史重演攀升至每公升1.7元水平,專家意見不一。另外,有大學教授認為,會否出現改用電動車大趨勢,取決於電池成本,按目前下跌的走勢,預計約兩年後出現。
於2019年春夏,大溫汽油價上升至每公升1.7元,及後卑詩省府下令由卑詩公用事業委員會(BCUC)進行研訊,去了解本省汽油和柴油價格急升的原因,委員會未發現零售商有合謀抬價的證據,但提到可能有一「隱影之手」在推高價錢。
倡儀可負擔能源的組織Canadians for Affordable Energy其主席兼油價專家麥克蒂格(Dan McTeague)曾指,上月油價上升與美國產油廠房一度停頓有關,但夏季能源需求基本會被看漲,加上大溫汽油稅重,不排除今年夏季見1.7元。
不過,卑詩大學(UBC)能源經濟教授安特韋勒(Werner Antweiler)則認為本地汽油價快將穩定下來,因為本那比、喬治太子和美國華州的煉油廠沒有如兩年前般出現生產問題,他又指價格上升與原油市場是完全吻合,目前價格反映着沙特阿拉伯限產的情況,以及原油價在大流行下自去年春季見底後回升。以阿省出產的重原油為例,去年曾低見5元一桶。
大溫現時每公升汽油約1.5元,當中不少是稅項。原油運抵本那比煉油廠,成本需40至45仙,而煉油廠的利潤大約另外40仙,將汽油運到油站一般會再加8至9仙,利潤多少在乎油站之間的競爭,例如公路上唯一油站的價錢會較附近有多間油站的價格為高。
在稅項方面,大溫地區需徵聯邦工商稅、運輸聯線(TransLink)稅、卑詩碳稅和另外兩項汽車燃油稅合共約46仙。所有項目再另加5%貨勞稅(GST)後,大溫汽油價多約53仙。
至於轉用電動車何時會成為大趨勢,安特韋勒指電動車成本最貴的組件——電池是關鍵。他的數據指,由汽油車改用電動車後,每公里的「燃油」開支會減至1/5,但電動車價較高,過去多年是靠政府的資助來維持銷量。
改用電動車的關鍵轉折點在於電池的價格何時會下跌至一個水平,使電動車與汽油車達到成本平價的情況。
電動車的電池成本以每千瓦時(kW.h)多少錢衡量,當電池跌價至每千瓦時100元時,便達到成本平價,他預計在兩年後便可達到,屆時便不需要任何資助。
每一千瓦時代表一件功率為1000瓦的電器在使用1小時之後所消耗的能量,也常見於用戶電表上,用來量度電費的單位「一度」電。
彭博的「新能源金融」(BNEF)於去年12月所進行的年度電池價格調查指,電動車電池的價格去年下跌13%至每千瓦時137元;電池價在2010年為每千瓦時1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