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太平洋蠔染病元兇 UBC研究大突破
  • Date: Friday, July 26, 2013
  • Synopsis: 【明報專訊】卑詩大學(UBC)研究人員近日對一種寄生蟲的基因研究有所突破,這種寄生蟲主要感染本省至加州沿岸的太平洋蠔,破壞其肉質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卑詩大學(UBC)研究人員近日對一種寄生蟲的基因研究有所突破,這種寄生蟲主要感染本省至加州沿岸的太平洋蠔,破壞其肉質。 1960年科學家首次發現,這種名叫Mikrocytos mackini的寄生蟲會讓太平洋蠔感染登曼島病(Denman Island disease),造成蠔組織呈現醜陋的綠色病變,並導致死亡。 本次微生物調查小組的領隊、卑大植物學系教授基林(Patrick Keeling)表示,由於這種寄生蟲生長在蠔的細胞內,在超過50年的時間裏,科學家都無法在實驗室裏對其進行培育和研究。 近日,卑大的研究小組與聯邦海洋漁業部(Department of Fisheries and Oceans)合作,終於將寄生蟲從受到感染的蠔體內分離,對它們的基因進行了分析。 基林表示,已獲悉這種寄生蟲與一種叫做Rhizaria的怪異變形蟲有關,這種變形蟲本身也是幾年前才被發現。 基林說,這些寄生蟲有一個極弱的新陳代謝系統,它們無法靠氧氣和其細胞線粒體生存,不能靠自身供能,所以可能要靠從寄主蠔身上獲取營養。 雖然登曼島病對人類健康不構成威脅,但會影響蠔的肉質。在本省,2011年的蠔產量達7,500噸,產值為920萬元。 卑大的研究小組期望,這項研究成果對日後找出有效之抗病方法有所助益。 感染登曼島病的蠔病變組織(左圖)呈現綠色。顯微鏡下的Mikrocytos mackini寄生蟲(右圖)。(卑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