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好翻譯 不易求
- Date: Sunday, December 2, 2001
- Synopsis: 翻譯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雖然單一個字或單一句子,由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並不困難,但要將一首詩歌、一篇文章或一部小說,連其中的神采都能翻譯出來,那就非高手不可。香港中文大學設有翻譯學系,為香港造就了不少翻譯人才
- Article Text: 翻譯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雖然單一個字或單一句子,由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並不困難,但要將一首詩歌、一篇文章或一部小說,連其中的神采都能翻譯出來,那就非高手不可。香港中文大學設有翻譯學系,為香港造就了不少翻譯人才。卑詩政府也設有翻譯文憑課程,我的一位舊同事就考取了那文憑,回流後在加駐港領事館任中文翻譯,薪金相當優厚。 最近溫哥華市政府準備出版一些介紹社區中心、公園及圖書館分布情況的書籍,並準備譯成中文、旁遮普語、德文、西班牙文及越南語等。其負責人就中文方面希望我提供一點意見,其實我對翻譯只是門外漢,能做到的也只不過是與他們分享一下經驗而已。 我看過他們的初稿,發現其中大部分的地區譯音已經用了普通話拼音。這是一個好自然的現象,因為目前大陸移民人數已取代了香港移民,正如從前香港人取代了四邑人地位一樣。以前老華僑將「溫哥華」譯為「雲高華」,將「愛蒙頓」譯為「點問頓」。將來聽到一些不甚順耳的譯名時,毋須大驚小怪。當一個習慣要改變時,開始當然並不容易接受,但是為勢所趨,慢慢不習慣的也要習慣了。 我發覺一個好的譯名,除「音」和「意」要譯得準確外,如能加上一點「神采」,那就最好不過。 這裏有一個地區稱「False Creek」,以前老華僑譯成「假溪」,其後香港人改為「福溪」,後者比前者好得多了。有個華人稱為「香檳」的地區,英文是「Champlain」,完全沒有「香檳」的意思,華人稱其「香檳」,大概是取其音,同時「香檳」是一般人都喜愛的東西,大家便接受了。「Mount Pleasant」譯成「快樂山」,是一個既貼切又有意義的譯名。「Trout Lake」被譯成「鱒魚湖」,我覺得有點拖泥帶水,索性譯成「鱒湖」,因為「鱒」已經是魚了。 西區有個「West Point Grey」,大家習慣譯它為「西灰角」,我覺得譯得極壞,因為中國人最忌個「灰」字,倒不如稱為「格雷西角」。老華僑以前將加拿大足球大賽「Grey Cup」譯為「灰杯」,其後也改為「格雷杯」。 閒時,不妨動動腦筋,翻譯一下名字,不但有趣,還可以防止老人癡呆症的早到。 和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