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子女英文差
  • Date: Thursday, January 29, 2004
  • Synopsis: 最近西門菲沙大學和卑詩大學均表示有學生的英語水平不足,除在寫作和閱讀上存有困難外,其他學科
  • Article Text: 最近西門菲沙大學和卑詩大學均表示有學生的英語水平不足,除在寫作和閱讀上存有困難外,其他學科已受影響,甚至拖低成績1至2個等級,或面臨被逐出校的危機。 其實,英語水平不足,這並非移民學生的專有問題,在本地出生長大的學生也有同樣困難,在書寫及閱讀方面並不理想,但對來自亞洲各地的學生亦是一項挑戰。 西門菲沙大學公布了一項調查,在家中用非英語的語言溝通的學生對英文寫作能力有直接影響,尤以平日的閱讀報章或雜誌、看電視,及電話傾談等都是以非英語為主的,他們便更缺乏接觸英語的渠道和機會。 當家長仔細想一想,目前因為大溫地區華人人口數字不斷上升,不論接觸媒體、起居飲食、購物逛公司,甚至醫療服務等,大家都可以用中文應付,久而久之,一家人都可以用中文在大溫居住,並且可以住得相當舒適和滿意,所以,子女用英語的需要和渠道也近乎零,直接影響學習英文的進度和機會。 雖然要改善子女的英語水平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成功,但今天可以是新的開始,考慮下列兩點作為起步的工具: 1. 每日有實習英語時間 不管是用什麼形式和方法,如果子女可以每天都有實用英語的機會,例如閱讀英語報章,留心觀看有益身心和健康題材的英語電視或電影節目,參與學校小組用英語的討論,甚至花點時間去與操英語的同學在電話交談等,這些不同的活動和習慣,都能幫助子女在溝通上習慣使用英語。 2. 多閱讀有學術價值的英文書籍 看電視的功效不在幫助子女書寫那些學術性的報告,或回答學術及測驗試題,他們需要花時間去鑽研學術性的工具,要在這方面成功的話,是沒有走捷徑的可能,也沒有不勞而穫的運氣,唯一的成功方程式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所以,大家需要鼓勵子女多閱讀有學術價值的英文書籍,不明白之處可請教老師或朋友,有系統地改善英文水平。 大家既然已經移民加國,亦知道本地是以英語為主,如果可能的話,不妨將學習和生活焦點轉移,從原居地用的非英語語文,改變為英語,落地生根,投入社群。 容順泉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