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專家形容溫市經濟復蘇「緩慢痛苦」 疫情改變購物模式 商業地產打擊大
  • Date: Friday, June 5, 2020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多名專家就新冠病毒疫後復蘇向溫哥華市議會出謀獻策,指溫哥華經濟的恢復過程,將會是「緩慢,顛簸和痛苦」,其中在職婦女所承受的衝擊可能最大。而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可能要半年時間,才能恢復搭乘信心。 三位專家在溫哥華市議會周三(3日)的社會及公共政策會議上就疫後情況作出預測,指經濟復蘇的關鍵,是解決民眾對健康的憂慮、加強公共運輸服務和提高最低工資。此外,還需要高級政府持續的介入。 約克大學公共及國際事務學系教授希姆爾法博(Alex Himelfarb)表示,鑑於新冠病毒仍在傳播,而且未來情況未明,因此沒有任何模型能夠預測經濟恢復的情況。倘若沒有刺激措施、大規模的援助計劃等大量的公共投資,將難以實現經濟復蘇。他認為私人公司不會簡單地出現反彈。 溫哥華市府的財務人員預測,市府未來將出現1.11億的赤字,現時仍有1800名工人被解僱,社區中心、游泳池和其他設施關閉。 德勤管理顧問公司(Deloitte)的經濟顧問迪亞文戴夫(Slavi Diamandiev)則預計,隨着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持續,溫哥華的房地產價格將受到影響,當中包括住宅物業和商業地產。他預期全國住宅物業方面會下調5%。 另外,疫情期間民眾留在家中和在網上購物,令消費者和商業模式出現變化,對商業地產市場產生影響可能會更為嚴重。 運輸聯線(TransLink)的經濟顧問麥克利(John Merkley)指出,根據香港和台北的研究報告,即使推出病毒疫苗,要重新建立民眾對公共運輸的信心,亦需花費不少時間。即使疾病完全消失,在3到6個月的時間內,需求仍然會大大低於正常水平。 希姆爾法博說,貧窮人士和弱勢社群在疫情期間受到的打擊最大,特別是長期護理中心的院友、無家可歸者、不同族裔的民眾和婦女。他提到在女性員工比例高企的行業例如服務業,這些女性的經濟因疫情原故而受到重創。 他認為經濟復蘇需要在健康、社會和經濟方面的進行大量投資,幫助加拿大人和企業進行恢復。解決民眾的健康憂慮、加強公共運輸和將最低工資提升至「生活工資」,是經濟復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