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專家指中國難實行基因研究操守
- Date: Thursday, April 13, 2000
- Synopsis: 【本報記者陳珮珊報道】中國人類基因研究專家陳竺認為,由於中國社會不重視個人價值,當執行研究員必須獲得被研究者「知情同意」的國際道德標準時,面臨重重障礙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本報記者陳珮珊報道】中國人類基因研究專家陳竺認為,由於中國社會不重視個人價值,當執行研究員必須獲得被研究者「知情同意」的國際道德標準時,面臨重重障礙。
中國衛生部及上海市人類基因研究實驗室主任陳竺,昨日在溫市舉行的人類基因研究組織國際會議的總結記者會上,評論道德委員會建議基因研究人員的道德操守在國內的可能性,解釋中國有別於西方工業國的社會及經濟狀況。
他表示,基於中國人的文化觀念偏向重視團體價值,加上人民教育水平仍很低,以及國家種種的經濟困難,科學研究界仍需多加游說,使公眾及政府決策機關接受及實行一些人類基因研究界的國際道德觀念。
人類基因研究組織道德委員會於一連四天的會議中,提出「成果共享」的基本道德目標,其中一項倡議,是研究員必須於每一次基因實驗進行前,向參與者解釋實驗的用途等事項,並取得當事人同意,以視對參與者及其家人的尊重。
雖然中國政府已於兩年前制定一套有關人類基因研究用途的國家指引,但陳竺說該指引只涵蓋商營企業,實際上無約束力,執行時亦不嚴格。
陳竺又表示,中國國內雖有法律保障婦女及嬰兒,避免成為基因研究的受害者,但另有條文規定,嚴重遺傳病的患者,不能生育。
他認為這規定錯誤地讓醫生有權決定患有遺傳病胎兒的生死,當事人不能異議。
但他補充說,由於中國仍是發展中的國家,不能負擔多種嚴重基因遺傳病的有效治療方法,假若讓全部患遺傳病的胎兒生存,恐怕又會造成另一個令人矛盾的災難。
陳竺說中國社會不重視個人價值,使一些針對被研究者權益的道德標準,難以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