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專訪 名伶父姊光芒四射在前 白雪紅憑毅力信仰闖出新路
  • Date: Tuesday, April 22, 1997
  • Synopsis: 生長在粵劇世家,肩著名門之後的擔子,名伶白雪紅所走的路,較一般人更覺崎嶇,今日她終於走進光明前路,在溫哥華將粵劇發揚光大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生長在粵劇世家,肩著名門之後的擔子,名伶白雪紅所走的路,較一般人更覺崎嶇,今日她終於走進光明前路,在溫哥華將粵劇發揚光大。 白雪紅是五十年代紅極一時名伶白駒榮的千金,當代紅伶白雪仙之妹,白駒榮與白雪仙的光芒,燦爛了本世紀的粵劇。 白雪紅毫無選擇地出生於這粵劇世家,她要衝破該兩柱光芒談何容易,但她憑著信仰,靠著毅力,終於走出另一條粵劇道路,也許未能光芒蓋過父姊,但到底是屬於她的路。 科班出身底子真實 她九歲就開始涉足粵劇,在父親開辦的廣東粵劇學校接受正規粵劇訓練七年,真正科班出身,粵劇底子非常真實。 「粵劇是難學難精」,這是白雪紅對學粵劇的體會,她說從小接受踢腿,一字馬等功架訓練,其實十分辛苦,而且又要練唱功,背台詞及曲詞,整個訓練過程絕不輕鬆,直至今日,她仍要學習。 在她崎嶇的粵劇路途上,有一段時間與粵劇完全隔絕,當時因政治因素,她由舞台跳進了礦坑,當起女礦工來,當時她未預料到會再有機會重出虎度門。 她覺得生命裏冥冥中好像有主宰,柳暗後又會有花明,這都非她能控制,她在偶然機會到了美國念書,其後卻轉到加拿大定居,一切都是來得偶然,但卻又自然,這些人生的轉變,讓她有了堅定信仰。 相比任白仍有距離 「我自己亦很喜愛粵劇,但很怕別人將我與父姐相比,其實這樣是極不公平,但很多人一聽到我的名字,便自然提到我父親與姐姐。」白雪紅很無奈地產。 戲行裏有句話「十年才得一藝人」,白雪紅認為何止十年,好像任劍輝與白雪仙這樣的配搭,百年也不易找到。 她謙稱本身的粵劇水準如與任白相比,仍屬幼稚班,雖然她受過正規訓練,但演粵劇時的神韻及在台上的唱腔,與任白仍有一段距離。 白雪紅覺得自己最幸運是得到父親訓練她唱戲時的咬字,因其父不但唱腔自成一格,咬字及吐字的功力,到了爐火純青境界。 對於粵劇的前景,他相信絕不會沒落,但可惜目前在中國卻未能興旺,反而在溫哥華及美國一些華裔聚居地方,卻熱鬧起來。 他認為這情況與香港移民有關,因為許多人移民到加後,反而對中國文化有更大興趣,學習粵劇的人數亦增加。 雖然不能將他們的水準與職業相比,但他們卻把粵劇在異地發揚起來,這是可喜現象,目前她每周都排滿授粵劇課時間,粵劇為她開創了另一段人生路。 溫暖家庭共享天倫 白雪紅有一個溫暖家庭,每周日她必將時間留給丈夫和女兒,一同到晚會及享受天倫;當她要踏出虎度門時,台下必定有一位忠實觀眾,就是她的丈夫。 雖然她丈夫從事機械工作,但絕不機械式成為她的觀眾,而是一位以愛及欣賞去包圍她演出的觀眾。 本報記者 鄒治國 白雪紅(右)指導學生的功架 白雪紅維肖維妙的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