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專訪 熱心社區青年工作闖出名堂 唐慧雯融合中西文化見解獨到
  • Date: Thursday, July 10, 1997
  • Synopsis: 唐慧雯,一名年僅十七歲的第十二班學生,由香港移民溫哥華僅三年多,但在高貴林的青年社區工作中,卻已廣為英語系人士認識,她對社區工作的投入,值得很多新移民青少年借鏡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唐慧雯,一名年僅十七歲的第十二班學生,由香港移民溫哥華僅三年多,但在高貴林的青年社區工作中,卻已廣為英語系人士認識,她對社區工作的投入,值得很多新移民青少年借鏡。 一直以來,社會上許多人談到青少年問題,便會與奇裝異服、不合群等問題出現, 唐慧雯不但活躍於英語系人士的青年工作中,亦是高貴林中僑互助會的積極義工,她參加過多項工作,協助青少年移民適應新環境。 她於三年前移民到溫哥華,由於英文程度不差,不需要進入英語為第二語語班ESL,她很快便適應學校生活。 她不甘於只是適應,而是希望投入,因此在第十班時,已開始協助其他ESL同學,其後更主動參加學校很多社區工作。 她第一份參與的工作,便是協助一個白人女士,照顧一個弱智人士,由於該弱士是因其母親酗酒造成,她從整個照顧過程中,對加拿大的社會制度、社會問題都有進一步認識。 唐慧雯說:「加拿大是一個制度開放的社會,只要你肯投入,許多大門是打開,你會在裏面拿到很多東西。」 其後她又參加中僑的工作,又繼續照顧很多需要幫助的英語系人士,結果本年五月在高貴林舉行的青年周,她是唯一華裔青年被邀請加入籌備工作,更增廣了她對青年工作的見識。 她稱,在這裏上學較香港輕鬆,青年人應該有足夠時間參與社區活動,如果自己時間安排得好,相信不會影響功課。 在這三年多的積極參與社區工作,究竟得什麼?唐慧雯說:「收穫很多,我認識到西方人的文化、思想、生活方式等與華裔確實有很多不同,如果大家不了解,誤會便會產生。」 「例如,歐裔中學生,他們很重視畢業舞會,有很多從幼稚園開始便夢想參加中學畢業舞會,因此他們每人都要盛裝出席,不管耗費多少,他們都願意,但華裔學生覺得中學畢業有什麼了不起,根本不值得用那麼多錢,有很多甚至不出席。」她說這就是文化及思想差異。 唐慧雯進一步解釋:「歐裔人士視畢業禮是人生成長轉捩點,覺得是代表他們進入成熟及獨立的階段,是日後同學間相見時的談資,又舉例說西方男女單獨約會的親熱行為,他們覺得理所當然,但華裔學生會感到過分,我們華裔學生也許不認同他們的做法,事實亦不應效法,但我們不要存在責怪他們的心,因他們從小對親熱的思想與我們看法就有差異。」 唐慧雯認為認識及接受不等於仿效,她希望大家能加深對西方青年的認識,其實他們亦有很多好的一面;例如待人坦誠、工作認真、熱心助人、不拘小節等。這都值得學習。 本報記者 鄒治國 年僅十七歲的唐慧雯,對加拿大的青年工作已十分投入。(鄒治國攝)